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承包 > 土地承包合同 > 土地承包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土地承包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时间:2024-03-21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269
我们都知道对于土地承包来说是农村常见的承包方式,同时对于土地承包是需要相应的承包合同的,那么对于土地承包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针对这个问题做出详细解答。希望能够解开大家的疑惑,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土地承包合同的法律性质

土地承包合同属于要式合同。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发包方应当与承包方签订书面承包合同。承包合同应当包括以下条款:

(1) 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住所。

(2) 承包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

(3) 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

(4) 承包土地的用途。

(5) 发包方与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6) 违约责任。

土地承包程序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土地承包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 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举产生的承包工作小组。

(2) 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

(3) 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

(4) 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

(5) 签订承包合同。

土地承包程序的具体要求

根据土地承包原则、《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和各地实践,土地承包一般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一、选举承包工作小组

承包工作小组一般由村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的部分成员和一定数量的村民代表组成,由村民选举产生。成员候选人的具体推选办法,各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农民群众的意见确定。

二、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

承包工作小组产生后,主要任务是拟订承包方案。承包工作小组应当认真学习《农村土地承包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并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拟订承包方案。承包方案不能违背法律法规,不能以村规民约代替法律规定。

三、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

承包方案公布后,应当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并通过承包方案。承包方案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方可通过。

四、组织实施承包方案

按照承包方案规定的原则、方法和要求,将土地承包给每一个农户家庭。

五、签订承包合同

按照承包方案承包土地后,应当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承包方签订承包合同,完成整个承包工作。承包的具体工作由承包工作小组承担,但签订合同的应当是发包主,通常是集体经济组织。发包方的代表通常是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有的地方是村民委员会主任),承包方的代表是承包土地的农户户主。承包合同一般要求一式三份,发包方、承包方各一份,农村承包合同管理部门存档一份附本。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转让的法律区别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包与转让的法律区别。转包是承包人将土地再承包给第三方,而转让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其他农户。转包存在两个合同关系,转让只有一个。转包不需发包方同意,转让则需。农村土地转让受限,只能进行承包经营权的转包。两者都需要签订书面合同并

  • 荒地承包期限的规定

    不同土地用途的承包期限规定。根据《农村土地合同法》,承包期限由承包人和承包人约定,但不得超过法定最长期限。耕地、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限具体规定不同,特殊林木林地承包期限可经批准延长。其他方式承包土地必须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合同费用应通过公开招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定部门

    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定部门、承包期限、承包合同的订立与权利义务以及取得方式。土地承包经营权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同用途的土地承包期限不同。承包方需按约定用途合理利用土地并承担保护义务。土地承包经营权可通过创设取得和移转取得两种方式获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政管理

    农村承包经营合同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发包阶段、签订阶段和履行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文章也介绍了农用土地的用途管理制度,强调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并提出建立健全土地产权登记制度以及国家采取必要的法定形式实行土地用途管理等方法。

  •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协议的合法性问题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义和法律规定
  • 土地承包合同签订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