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承包 > 土地承包合同 > 土地承包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土地承包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时间:2024-03-21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269
我们都知道对于土地承包来说是农村常见的承包方式,同时对于土地承包是需要相应的承包合同的,那么对于土地承包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针对这个问题做出详细解答。希望能够解开大家的疑惑,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土地承包合同的法律性质

土地承包合同属于要式合同。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发包方应当与承包方签订书面承包合同。承包合同应当包括以下条款:

(1) 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住所。

(2) 承包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

(3) 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

(4) 承包土地的用途。

(5) 发包方与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6) 违约责任。

土地承包程序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土地承包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 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举产生的承包工作小组。

(2) 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

(3) 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

(4) 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

(5) 签订承包合同。

土地承包程序的具体要求

根据土地承包原则、《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和各地实践,土地承包一般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一、选举承包工作小组

承包工作小组一般由村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的部分成员和一定数量的村民代表组成,由村民选举产生。成员候选人的具体推选办法,各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农民群众的意见确定。

二、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

承包工作小组产生后,主要任务是拟订承包方案。承包工作小组应当认真学习《农村土地承包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并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拟订承包方案。承包方案不能违背法律法规,不能以村规民约代替法律规定。

三、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

承包方案公布后,应当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并通过承包方案。承包方案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方可通过。

四、组织实施承包方案

按照承包方案规定的原则、方法和要求,将土地承包给每一个农户家庭。

五、签订承包合同

按照承包方案承包土地后,应当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承包方签订承包合同,完成整个承包工作。承包的具体工作由承包工作小组承担,但签订合同的应当是发包主,通常是集体经济组织。发包方的代表通常是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有的地方是村民委员会主任),承包方的代表是承包土地的农户户主。承包合同一般要求一式三份,发包方、承包方各一份,农村承包合同管理部门存档一份附本。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李某与聂某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分析

    李某与聂某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分析。根据合同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双方通过平等协商达成的互换协议有效,且互换土地耕种可视为交换土地承包经营权。虽然未经过村委会备案,但承包经营权流转未经备案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

  • 我国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间规定

    中国土地承包合同中除斥期间的相关规定。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间,但规定了承包期限。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对于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限需经特别批准方可延长。

  • 土地互换纠纷是否可要回土地的判定

    土地互换纠纷的判定问题,指出发生争议应按照法律进行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进行调解、仲裁或诉讼。同时,阐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和合同要求,强调互换是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种合法方式。文章还讨论了互换土地行为的效力和承包期内的土地要回权。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义和主体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义、主体、法律保护、特征以及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公民或集体对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的土地进行承包经营的权利,受法律的保护。其特征在于其客体是特定的土地或自然资源,承包期限由合同约定,且其性质是一种与债权不同的新型物权。

  • 村委会未经村民同意承包矿产资源的合同是否有效
  • 果农因“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反成被告
  • 林地承包合同范本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