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如何规定减刑假释的
时间:2023-12-08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减刑假释申请】浅谈减刑假释应考虑罪犯缴纳罚金或履行民事义务情况
刑罚执行期间的减刑和假释条件
根据刑法规定,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是否减刑的最根本条件是罪犯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或者重大立功表现。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决定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是否减刑的最根本条件,是罪犯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或者重大立功表现;适用假释的最根本条件是罪犯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立功、重大立功表现的根本特征在于罪犯做出有利于国家与人民利益的突出事迹,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根本特征应是罪犯对自己所犯罪行的深刻认识与在此基础上的积极改造。
罚金刑和附带民事义务的适用
我国刑法规定了对具体犯罪适用罚金刑的条文
我国刑法分则条文中,有142个条文直接规定了对162种具体犯罪适用罚金刑。另外,刑法也有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规定,罪犯应赔偿被害人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损失。那些有能力缴纳罚金、履行民事义务的罪犯,理应履行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义务,如拒绝履行,很难说明其已认罪服法。由于现行刑法没有对罚金的缴纳、民事义务的履行与减刑、假释相联系的明确规定,导致实践中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各地执行不一。
提高罚金刑和附带民事义务的执结率
将罚金的缴纳和民事义务的履行与减刑、假释挂钩,可以提高执结率
司法实践中,罚金刑、附带民事义务的执结率很低,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如果立法能明确规定罚金的缴纳、民事义务的履行与减刑、假释挂钩,无疑会提高罪犯缴纳罚金、履行民事义务的积极性,提高罚金刑、附带民事义务的执结率,维护法院生效判决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在敦促罪犯自觉缴纳罚金与履行民事义务的同时,也能避免罪犯在经济上占便宜。
减刑和假释时考虑罚金和民事义务情况的规定
对罪犯缴纳罚金和履行民事义务的情况进行明确规定
笔者认为,减刑、假释时考虑罪犯缴纳罚金和履行民事义务情况,具体可以这样规定:第一,对确实无能力缴纳罚金、履行民事义务者,应由有关单位出具证明。如果服刑者确实有理由证明其因客观条件所限,没有缴纳罚金、履行民事义务的能力,只要其在服刑场所的表现良好,就应该考虑给予其减刑、假释。第二,对有能力缴纳罚金、履行民事义务者,经催缴后仍拒不缴纳、履行的,应暂不予减刑、假释。第三,对主动缴纳罚金、履行民事义务者,在减刑、假释时优先考虑,适当增加减刑幅度,对其行为应予鼓励。这样,对其他犯罪人员也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无期徒刑的执行和改造
无期徒刑的执行和改造过程。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在监狱等机构执行刑罚,并参加劳动、接受教育改造。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分子可获得减刑或假释,但累犯和因暴力犯罪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适用这一规定。
-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定性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定性。该行为属于交通肇事罪的一种表现形式,涉及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我国法律规定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刑事处罚,包括不同情形下的不同刑罚。同时,文章还讨论了行为人在不明知肇事情况的情况下继续驾驶车辆的行为界定。
-
招用童工的行为有哪些
非法招用童工的法律责任。根据劳动法规定,非法使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将面临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的追究。用人单位需承担高额罚款、整顿以及赔偿等责任。同时,文中详细说明了不同责任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标准。
-
火灾事故的赔偿问题解析
火灾事故的赔偿问题,首先分析了火灾事故的认定与责任归属,接着介绍了刑法中涉及的两类火灾罪名失火罪和消防责任事故罪,并阐述了民事赔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区别。文章还引用了相关法律条款对火灾事故的刑事责任进行了详细说明。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规定和责任
-
重构减刑、假释的提请程序
-
防卫过当杀了人会判死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