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假释 > 什么是社区矫正,社区矫正有哪些特点和好处

什么是社区矫正,社区矫正有哪些特点和好处

时间:2024-02-29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297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进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些违法法律法规的,违法情形比较不是非常严重的,我们会对被收押监狱的人们会进行相应的一些社区矫正的改造,对此很多人都不懂这是什么,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什么是社区矫正,社区矫正有哪些特点和好处。

社区矫正的定义和发展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新兴的罪犯处遇方式,是相对于传统的机构式而言的。社区矫正体系中的一些具体制度,如缓刑、假释等,实际上已经有很久的发展历史,但社区矫正成为系统的思想却是在二战以后。

社区矫正的特点和好处

1. 刑法谦抑思想和刑罚经济原则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刑法理论的进化,人们日渐认识到刑罚尤其是监禁刑的弊病,对刑罚的启动持更为审慎的立场。将社区矫正作为替代监禁手段改造罪犯,更容易达到促使罪犯改悔向上、重新融于社会的目标,同时减轻了国家在刑罚运作上的投入和负担,更符合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原则。2. 犯罪学上的标签理论"标签理论"是犯罪学领域的一种主流理论,它解释了犯罪行为的形成过程。根据该理论,一旦违规者被贴上"罪犯"的标签,就会在心灵上产生耻辱的烙印,进而顺应社会对其的评价,甚至会将违规行为合理化,演变为难以改变的生活方式。社区矫正措施可以减少因"标签化"带来的负作用。3. "大社会"观念和社会福利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大社会"观念在西方兴起,赋予了人民和国家全新的定义。根据这一观念,人民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国家应致力于追求社会福利,协助个人发挥潜能,提高生活质量。社区矫正将罪犯重新整合到社区中,提高全民的生活质量。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

社区矫正适用于以下三类服刑人员:1. 罪行较轻微的罪犯,包括被判处管制、缓刑的服刑人员。2. 经过改造证明确有悔改,不再危害社会的罪犯,例如被假释的服刑人员。3. 有特殊情况,暂予监外执行的服刑人员,如需要保外就医的严重疾病患者、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妇女以及生活不能自理但不会危害社会的人员。

社区矫正的时间计算

社区矫正的时间计算如下:1. 管制的矫正期限与管制期限相等,矫正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至管制期满为止。2. 缓刑的矫正期限与缓刑考验期限相等,矫正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至缓刑考验期满为止。3. 假释的矫正期限与假释考验期限相等,矫正期从假释之日起计算,至假释考验期满为止。4. 暂予监外执行的矫正期限与暂予监外执行期限相等。根据人民法院决定,矫正期从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根据公安机关、监狱管理机关批准,矫正期从出监所之日起计算,至暂予监外执行期满为止。5. 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矫正期限与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相等,矫正期从判决执行日起计算;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矫正期限与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相等,矫正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起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矫正期至剥夺政治权利期满为止。

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矫正对象的管理、教育和参加公益劳动等。作为社区矫正工作的主体,司法所组织矫正对象参加各项矫正活动。

管理方面

管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进行。管理方式包括对矫正干部、监护人、居委会(村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以及社会积极力量的监督管理。管理的目的是通过规定活动范围等方法,加强对矫正对象的有效控制,规范他们的行为,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秩序,有效执行非监禁刑刑罚。

教育方面

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教育、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等。其中,政治思想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认罪教育、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法制教育、道德规范行为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教育形式包括集体教育、个别谈话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正、社会志愿者帮教、培训实践活动等。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使矫正对象提高对所犯罪行的认识,认罪服法,接受矫正组织的教育矫正,矫正他们的不良心理和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在思想、素质、行为和道德习惯上都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实现人格的重新社会化,顺利回归社会。

公益劳动方面

劳动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也是改造人的基本手段。受矫正人员必须定时定量地参加劳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罚执行的程序和职责

    监狱机关执行国家刑罚的程序和职责,包括收监、减刑、假释等方面的内容。监狱负责监管和改造罪犯,对交付执行的罪犯进行身体检查,并严格检查其人身和携带物品。罪犯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可以减刑,符合法律条件可以申请假释。整个刑罚执行过程遵循严格的程序,以确保公正

  • 决定机关应什么时候通知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应当自判决、裁定或者决定生效之日起五日内通知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并在十日内送达有关法律文书。

  • 社区矫正机构提出撤销缓刑时需要提供证据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社区矫正机构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时,应当说明理由,并提供有关证据材料,由人民法院进行裁定。对于在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由审理该案件的人民法院撤销缓刑、假释,并书面通知原审人民法院和执行

  • 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责任怎么办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监护人怠于履行监护职责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督促、教育其履行监护责任。监护人拒不履行监护职责的,通知有关部门依法作出处理。(一)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应当与成年人分开进行;(二)对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给予身份保护,其矫正宣告不公开进行,

  • 社区矫正对象可以申请社会救助吗
  • 宣告缓刑能否当庭释放
  • 缓刑期间多久报道一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