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假释 > 假释考验期多久

假释考验期多久

时间:2024-06-14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3074
假释在我国刑法中是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正确地适用假释,把那些经过一定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必要继续关押改造的罪犯放到社会上进行改造,可以有效地鼓励犯罪分子服从教育和改造,使之早日复归社会、有利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假释的条件

1. 适用假释的对象

根据法律规定,适用假释的对象限定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然而,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享受假释待遇。

2. 适用假释的刑期条件

根据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而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实际执行10年以上,方可申请假释。然而,在特殊情况下,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这里的"特殊情况"是指国家政治、国防、外交、民族、宗教等方面特殊需要的情况。

3. 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

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必须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且确有悔改表现,不再对社会构成危害,方可申请假释。

假释的程序与考验期

1. 假释的程序

假释的程序与减刑相同,根据刑法规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进行假释。

2. 假释的考验期限

根据法律规定,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未执行完的刑期,而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假释犯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 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 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 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3. 假释犯的监督及处理

在假释考验期限内,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将由公安机关进行监督,并根据其表现作出不同的处理:

  • 如果假释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再次犯罪,无论所犯罪行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如何,都将撤销假释,对新罪作出判决,并将新罪与未执行完的前罪按照刑法的数罪并罚原则进行判决。
  • 如果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假释犯在原判决前还有未判决的罪行,且未判决的罪行没有超过追诉时效,也将撤销假释,对未判决的罪行作出判决,并将未判决的罪行与前罪处的刑罚按照刑法的数罪并罚原则进行执行。
  • 如果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假释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尚未构成新的犯罪,应当按照规定程序撤销假释,并继续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 如果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假释犯遵守关于假释的各项规定,没有以上所述的情况,假释考验期满,将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应当公开宣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附加刑对减刑的影响

    附加刑对减刑的影响,以及监狱在执行减刑、假释过程中的流程和细节。监狱在考虑对罪犯进行减刑或假释时,必须遵守一系列程序,包括分监区警察会议、监区长办公会审核、刑罚执行部门审查、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评审等。最终,监狱长办公会审议决定减刑假释的建议,并由法院

  • 哪些罪犯不适用缓刑,死缓能减为有期徒刑吗

    哪些罪犯不适用缓刑和死缓能否减为有期徒刑的问题。对于未成年、老年和身体有残疾的罪犯,符合一定条件可以适用假释。死缓减为有期徒刑后,符合条件的罪犯也可以假释。但假释的罪犯一般不得减刑,假释考验期也不能缩短。同时,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方可考虑假释。

  • 假释的法律条件和程序

    中国假释的法律条件和程序。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遵守监视、接受教育改造并有悔改表现。犯罪分子需执行一部分刑罚后,方可适用假释,且需满足法定的刑罚执行时间条件。累犯及因暴力性犯罪被判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司法程

  • 假释的法律条件

    假释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对于犯罪分子适用的法律条件。假释的对象需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遵守监狱规定、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悔改态度。同时,需要已执行一部分刑罚,并符合法定的刑罚执行时间条件。对于累犯及因暴力性犯罪被判有期徒刑或无期

  • 假释的定义
  • 适用假释须遵守哪些必要的条件
  • 假释与减刑的区别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