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原先的“销赃罪”已经被改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
本罪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行为人必须是故意的。构成本罪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明知”。因此,对于准确理解“明知”的具体含义,对于及时揭露和打击犯罪分子,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主要指的是明知他人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代为出售的行为。此外,明知是犯罪所得的情况下,低价收买并据为己有,或者低价收买后高价卖出以获取利益,也属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行为。如果双方在事前有共同的犯罪计划,则会被视为共同犯罪。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而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将会被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犯罪分子立功表现的多种分类。包括揭发他人型立功、提供重要线索型立功、阻止他人犯罪型立功以及协助抓捕型立功。文章详细阐述了各种类型立功的条件和限制,同时明确了不属于立功表现的情况。
立功的定义和条件。首先明确了立功必须是犯罪分子本人实施的行为,且必须查清具体犯罪事实及查证属实后才能认定为立功。接着列出了不应认定为立功的几种情况,包括亲友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等。最后对重大立功的认定及立功的处罚决定进行了说明。对于具有立功情节的犯罪分子
法院判处罚金的标准及相关法律规定。法院依据犯罪情节和犯罪分子的经济能力来确定罚金数额,并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有所特别规定。当犯罪分子犯有多个罪行时,罚金应实行并罚,但如被判处没收全部财产则只执行没收财产刑。
刑法典中的立功分为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两种形式。一般立功包括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等,重大立功则包括检举重大犯罪行为、阻止重大犯罪活动等。立功的实质条件由司法解释认定,要求犯罪分子本人的行为。同时,《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