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发他人型立功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到案后,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并经查证属实的行为。揭发他人型立功可以分为以下情况:
1. 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经查证属实的情况下,应认定为立功表现。
(1) 如果揭发的不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罪行,则不是立功,而是构成自首的必要条件。
(2) 只有揭发同案犯除共同犯罪以外由其单独实施的犯罪行为,才能以立功论处。
(3) “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包括同案犯另外单独实施的其他犯罪、同案犯与他人共同实施的其他犯罪、在共同犯罪中同案犯的过限行为。
2. 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分子到案后,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事实的情况下,不能认定为立功表现,但可以酌情予以从轻处罚。
提供重要线索型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并经查证属实的行为。提供重要线索型立功需要同时具备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
1. 形式要件是指提供的线索内容本身要符合一定的要求。
2. 实质要件是指线索要具备时效性和合法性。时效性是指信息对于其他案件的侦破或其他犯罪嫌疑人的抓捕有实际作用;合法性是指信息的来源要合法。
以下情形不能认定为有立功表现:
- 犯罪分子通过贿赂、暴力、胁迫等非法手段获取他人犯罪线索并揭发的。
- 犯罪分子将自己以往查办犯罪职务活动中掌握的或从负有查办犯罪、监管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处获取的他人犯罪线索揭发的。
- 犯罪分子的亲友为使犯罪分子立功,向司法机关提供他人犯罪线索、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的。
阻止他人犯罪型立功是指犯罪分子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行为。
协助抓捕型立功是指犯罪分子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行为。
被告人是否具有“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立功表现,必须以有权机关确认被抓获的人是否涉嫌犯罪为基础,只要对被抓获的人涉嫌犯罪的事实经有权机关确认即可。
犯罪分子具有下列行为之一,使司法机关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下,属于“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
- 按照司法机关的安排,以打电话、发信息等方式将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约至指定地点的。
- 按照司法机关的安排,当场指认、辨认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
- 带领侦查人员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
- 提供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联络方式、藏匿地址的。
有其他突出表现型立功是指犯罪分子具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的行为。
以上是立功表现的分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对立功的条件和具体认定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刑法》中关于立功者的处罚规定。一般立功者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重大立功者可减轻或免除处罚,包括揭发重大罪行、提供重大案件线索等。对于自首并有重大立功的犯罪分子,应减轻或免除处罚。这些规定体现了刑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犯罪分子立功表现的多种分类。包括揭发他人型立功、提供重要线索型立功、阻止他人犯罪型立功以及协助抓捕型立功。文章详细阐述了各种类型立功的条件和限制,同时明确了不属于立功表现的情况。
中国刑法中关于立功的条件,包括立功的时间、表现以及效果。立功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表现在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重要线索等方面。此外,协助司法机关缉捕其他罪犯、及时报告在押犯的异常行为等也应视为立功。立功必须产生实际效果,如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必须查证属实
行政处罚的教育功能。行政处罚不仅是法律制裁的一种形式,还具有教育的作用。通过制裁行政违法行为,达到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的目的。同时强调,行政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应与教育相结合。对于不同年龄段和情况的违法行为人,应采取不同的处罚方式以达到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