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发他人型立功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到案后,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并经查证属实的行为。揭发他人型立功可以分为以下情况:
1. 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经查证属实的情况下,应认定为立功表现。
(1) 如果揭发的不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罪行,则不是立功,而是构成自首的必要条件。
(2) 只有揭发同案犯除共同犯罪以外由其单独实施的犯罪行为,才能以立功论处。
(3) “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包括同案犯另外单独实施的其他犯罪、同案犯与他人共同实施的其他犯罪、在共同犯罪中同案犯的过限行为。
2. 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分子到案后,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事实的情况下,不能认定为立功表现,但可以酌情予以从轻处罚。
提供重要线索型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并经查证属实的行为。提供重要线索型立功需要同时具备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
1. 形式要件是指提供的线索内容本身要符合一定的要求。
2. 实质要件是指线索要具备时效性和合法性。时效性是指信息对于其他案件的侦破或其他犯罪嫌疑人的抓捕有实际作用;合法性是指信息的来源要合法。
以下情形不能认定为有立功表现:
- 犯罪分子通过贿赂、暴力、胁迫等非法手段获取他人犯罪线索并揭发的。
- 犯罪分子将自己以往查办犯罪职务活动中掌握的或从负有查办犯罪、监管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处获取的他人犯罪线索揭发的。
- 犯罪分子的亲友为使犯罪分子立功,向司法机关提供他人犯罪线索、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的。
阻止他人犯罪型立功是指犯罪分子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行为。
协助抓捕型立功是指犯罪分子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行为。
被告人是否具有“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立功表现,必须以有权机关确认被抓获的人是否涉嫌犯罪为基础,只要对被抓获的人涉嫌犯罪的事实经有权机关确认即可。
犯罪分子具有下列行为之一,使司法机关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下,属于“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
- 按照司法机关的安排,以打电话、发信息等方式将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约至指定地点的。
- 按照司法机关的安排,当场指认、辨认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
- 带领侦查人员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
- 提供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联络方式、藏匿地址的。
有其他突出表现型立功是指犯罪分子具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的行为。
以上是立功表现的分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对立功的条件和具体认定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犯罪立功的分级,包括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两种。一般立功指犯罪分子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等行为,重大立功则指犯罪分子揭发重大犯罪行为等。不同级别的立功在刑法中有不同的处理规定,重大立功可减轻或免除处罚,而一般立功则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同时,文章还强调了自首与
准立功与共同立功的含义及特点。准立功指的是因缺少某些立功要素而在特定条件下成立的行为形态,其积极意义和适用条件在于节约司法资源、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共同立功指多个已归案的犯罪分子共同实施有利于社会行为的情况,我国法律尚未明确其情形,但实践中确实存
犯罪分子立功表现的多种分类。包括揭发他人型立功、提供重要线索型立功、阻止他人犯罪型立功以及协助抓捕型立功。文章详细阐述了各种类型立功的条件和限制,同时明确了不属于立功表现的情况。
关于犯人检举立功减刑的法律规定。根据《最高院量刑指导意见》,犯人的立功情节在考虑减刑时会被综合考虑,包括立功的大小、次数、内容等因素。一般立功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而重大立功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至50%,甚至对于犯罪较轻的情况可能免除处罚。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