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对于在实施分裂国家行为中同时实施危害国家安全或其他犯罪行为的处理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应当对其定数罪,实行数罪并罚;也有人认为,应当按照处理牵连犯或吸收犯的原则从一重处断;还有人认为,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行为人在实施分裂国家罪的过程中,如果其客观行为符合其他犯罪构成要件,而构成想象竞合犯时,如行为人以分裂国家为目的,指挥所谓的“民族迁徙”、“民族回归”而非法越境的,不仅构成分裂国家罪,也构成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对于实施分裂国家罪的犯罪人,符合想象竞合犯的特征,只能按照处理想象竞合犯的原则,以分裂国家罪一罪论处。
如果行为人勾结外国,指挥所谓的“民族迁徙”、“民族回归”,则行为人的行为具备背叛国家罪的性质。如果行为主体符合背叛国家罪的条件,则同时又构成背叛国家罪,这种情况最好也以本罪论处。
如果行为人实施的分裂国家行为牵涉到其他犯罪,如组织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犯罪活动,故意煽动民族仇恨、民族岐视,激起他们的愤恨与反抗,进而组织他人实施分裂国家活动的,涉及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牵连的情形,应当按照处理牵连犯的原则从一重罪即本罪从重处断。如果实施的其他行为被本罪行为所吸收,如行为人首先煽动他人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继而又组织他们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行为的,从犯罪构成上,行为人实施了前后两个犯罪行为,符合两个犯罪构成,即煽动分裂国家罪和分裂国家罪。根据高度行为吸收轻度行为的处理吸收犯的原则,应当以分裂国家罪论处,不必实行数罪并罚。
主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并不同意一概以一罪论处的结论。对于那些在实施分裂国家行为的过程中,其构成特征又符合其他犯罪的,如果分裂国家行为与其他犯罪行为具有包容关系、竞合关系、吸收关系或者牵连关系,应当分别按照刑法上处理法条竞合、想象竞合、吸收犯或者牵连犯的原则从一重处断。例如,破坏国家统一而成立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或者在出版物中刊载岐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的,成立牵连犯;先煽动一部分群众分裂国家又参与其中实施分裂国家的具体犯罪行为的,教唆或者帮助行为被实行行为所吸收;勾结外国分裂国家的,成立本罪与背叛国家罪的竞合,应当以一重罪即背叛国家罪论处。如果另行实施的其他犯罪行为与分裂国家行为不存在上述包容关系、竞合关系、吸收关系或者牵连关系,恐怕不能以一罪论处,只能实行数罪并罚。
根据《刑法》第103、113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理如下:
间谍罪的管辖机关及其职权,包括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责和管辖范围。间谍罪的认定要素包括针对国家安全的危害行为、区分间谍分子和非间谍分子以及完成间谍任务的行为。对于接受间谍组织任务后进行其他犯罪的情况,存在不同观点。
吸毒与危害国家安全罪之间的关系,指出两者没有直接联系。危害国家安全罪涉及国家安全的多个方面,包括国家主权、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等的完整性和安全。犯罪主体可以是公民或机构,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包括背叛、分裂国家等,严重者可判死刑。
煽动分裂国家罪的主观、客体、客观、实施分裂国家的手段以及主体要件。该罪表现为故意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侵犯的是国家统一,包括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的行为。主体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但实施行为的通常是窃据重要职位的野心家
陈XX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一案的辩护词。文章指出陈XX的言论行为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没有超越批评监督的职责,未涉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同时,我国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对“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界限不明确,使得言论自由和犯罪的界定存在模糊性。文章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