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有的法律和地方性法规,目前并没有明确规定“认购书”的法律概念和买房前签订“认购书”的法律要求。因此,签订“认购书”并非购房的必要程序。为避免因认购书中的约定,特别是定金问题,在与开发商就合同条款进行谈判时陷入被动,建议购房人在确定购买项目后直接签订购房合同。
在本市房地产交易实践中,一般认为“认购书”是一种具有意向书性质的法律文件。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通常情况下,认购书需要双方签字盖章。一般来说,只要“认购书”具备上述内容和形式,特别是约定了买卖双方具体的权利义务,并且其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同时买受人所购物业(楼盘)的法律手续齐备(五证齐全),该认购书就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相应的法律效力。
在签订“认购书”的同时,开发商通常要求买房人交付一定数量的定金,并在认购书中约定,如果买受人在约定的时间内不签订正式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出卖人(开发商)有权没收买受人交纳的定金等条款。
根据双方的约定,如果买方未按照认购书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签约,属于买方违约,定金不予返还;如果卖方在认购书规定的期限内将认购房屋转售给他人,导致未能正式签约,属于卖方违约,应双倍返还定金。如果一方在正式签约时对认购书中确认的条件,如价格、房号、面积等进行修改,导致签约未成,视为违约。买方违约的,定金不予返还;卖方违约的,应双倍返还定金。
在实践中,由于合同谈判涉及多项条款,双方在某些条款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导致合同无法签订。如果开发商以买方拒签合同为由拒绝返还定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以交付定金作为订立主合同担保的,给付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主合同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合同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因此,如果买卖双方都不是“拒绝订立”或“不签订”正式的商品房买卖合同,而是因某些具体条款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导致未能签约,卖方应全额返还定金,不能以此为由“没收定金”。
死亡保险合同中关于自杀条款的细节。通常,保险合同保障的是因外部因素导致的死亡,自杀属于被保险人自愿行为,不属于保险事故的不确定性范围。若被保险人在签订合同时已有自杀意图,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合同签订后满两年后发生的自杀行为,符合保险事故的
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口头协议在法律上是有效的合同形式之一,但需要有其他证据来佐证其内容。只要口头协议满足一定条件,如内容合法、协议订立手段正当、双方非恶意串通等,就具有法律效力并受法律保护。
刑法中的背叛国家罪。该罪指勾结外国或境外机构、组织和个人,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背叛国家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中最严重的犯罪行为,直接威胁国家核心利益,法定刑严厉。根据《刑法》第102条,犯此罪者将受到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间谍罪的分类和认定。间谍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罪,分为参加间谍组织或接受任务、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两种情况。认定间谍罪需考虑行为的危害性是否针对国家安全,并需区分间谍分子与间谍组织中的非间谍分子。对于间谍罪与其他犯罪的关系,存在数罪并罚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