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有的法律和地方性法规,目前并没有明确规定“认购书”的法律概念和买房前签订“认购书”的法律要求。因此,签订“认购书”并非购房的必要程序。为避免因认购书中的约定,特别是定金问题,在与开发商就合同条款进行谈判时陷入被动,建议购房人在确定购买项目后直接签订购房合同。
在本市房地产交易实践中,一般认为“认购书”是一种具有意向书性质的法律文件。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通常情况下,认购书需要双方签字盖章。一般来说,只要“认购书”具备上述内容和形式,特别是约定了买卖双方具体的权利义务,并且其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同时买受人所购物业(楼盘)的法律手续齐备(五证齐全),该认购书就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相应的法律效力。
在签订“认购书”的同时,开发商通常要求买房人交付一定数量的定金,并在认购书中约定,如果买受人在约定的时间内不签订正式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出卖人(开发商)有权没收买受人交纳的定金等条款。
根据双方的约定,如果买方未按照认购书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签约,属于买方违约,定金不予返还;如果卖方在认购书规定的期限内将认购房屋转售给他人,导致未能正式签约,属于卖方违约,应双倍返还定金。如果一方在正式签约时对认购书中确认的条件,如价格、房号、面积等进行修改,导致签约未成,视为违约。买方违约的,定金不予返还;卖方违约的,应双倍返还定金。
在实践中,由于合同谈判涉及多项条款,双方在某些条款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导致合同无法签订。如果开发商以买方拒签合同为由拒绝返还定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5条规定:“当事人约定以交付定金作为订立主合同担保的,给付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主合同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拒绝订立’合同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因此,如果买卖双方都不是“拒绝订立”或“不签订”正式的商品房买卖合同,而是因某些具体条款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导致未能签约,卖方应全额返还定金,不能以此为由“没收定金”。
房屋永久租赁权在拍卖中的处理方式及房屋租赁合同的法律效力审查。由于法律上不存在永久租赁,合同效力需从主体、房屋、合同内容合法性和登记备案等方面审查。出租人和承租人要确保具备有效民事行为能力,房屋符合出租条件,合同内容合法且完成登记备案。违法的租赁合同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认定问题,重点阐述了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与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教唆犯的区别,并详细说明了处罚原则及犯罪主体的相关规定。犯罪行为的认定不仅依据是否造成危害结果,还需查明行为目的和秘密谋划活动。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可能成为犯罪主体
夫妻签订的协议在民法典生效后的法律效力问题。夫妻可以签订协议来处理财产归属、赔偿等问题,只要内容合法且双方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但涉及婚姻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应遵守婚姻法的相关规定。若协议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如限制离婚自由权
口头承诺的法律效力问题。口头邀约承诺具有法律效力,但需提供证据证明内容。口头合同除法律特别规定外有效,但难以证明具体约定和内容,建议订立书面合同避免纠纷。口头协议的有效条件包括缔约能力、真实意思表示和不违反法律法规。但口头承诺难以证明,若只存在口头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