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将对方绑架后向其家属勒索财物的行为,无论是否成功勒索到财物,都属于犯罪行为,构成绑架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将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在绑架行为中杀害被绑架人,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使其重伤或死亡,将被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此外,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行为,也将根据以上规定进行处罚。
以威胁方法实施的绑架罪与敲诈勒索罪容易混淆,但二者存在以下区别:
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内容如暴力行为,行为人声称将来实施,而绑架罪的威胁内容则是当时、当场已经实施。
敲诈勒索罪实施威胁的对象和取得财物的对象是同一个人,而绑架罪实施威胁绑架的对象和取得财物的对象是不同的人。
敲诈勒索罪的行为人并不掳走被害人并加以隐藏控制,而绑架罪则要将被害人掳走并加以隐藏和控制。
另外,如果行为人以并不存在的绑架行为欺骗威吓某人,而不是当场交付财物,既不应以敲诈勒索定罪,也不能以绑架定罪,而应以诈骗罪论处。如果欺骗威吓某人当场交出财物,而威吓的内容是以暴力侵害人身为内容的,则应以抢劫罪论处。如果威吓的内容是以揭露隐私等为内容,则应以敲诈勒索罪论处。
教唆犯的特点和要素。教唆犯通过劝说等手段将犯罪意图灌输给原本没有犯罪意图的人,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教唆犯必须明知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他人犯罪,并且希望或放任他人去犯罪。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是具有民事行为和民事责任能力的人,对不满十四周岁或患有精神病
破坏军婚罪与重婚罪之间的区别。两者在行为方式、主观认识内容、行为对象、所侵犯的客体以及对方构成犯罪的性质上存在本质差异。文章还针对具体情境,分析了如何对行为人和现役军人配偶进行定罪。
非法拘禁罪致人轻伤的定罪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非法拘禁并造成受害人轻伤,需进行民事赔偿并受到相应刑事处罚。文章还详述了不同情形下非法拘禁的处罚标准,如涉及重伤或死亡等情况。此外,文章提及了非法拘禁的立案程序及立案标准,如持续时间、
强制医疗程序的对象及适用条件。根据法律判决,[姓名]被判处强制医疗。该程序适用于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他们可能因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公民人身安全。适用条件包括精神病人实施的暴力行为达到犯罪程度,具有严重人身危险性,且符合医学上的精神病成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