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集体机动地,应该在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民主商议的基础上,采取公开招标或公开协商方式发包。禁止暗箱操作或滥用职权进行承包。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将机动地发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为确保机动地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公开性,保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所有机动地发包合同必须经过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机构依法鉴证。承包的机动地不得转包或转让给他人。对于之前约定承包期较长且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合同,应保持不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需要调整承包合同的,应按照规定的承包期进行调整。对于需要解除的合同,解除后应按照新的承包期重新发包。机动地发包的收入应计入集体积累。
对于离田从事其他经营或劳务输出的农民,应支持和鼓励他们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要维护他们的土地承包权和收益权,不得强迫或阻碍农户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不得截留或扣缴农户承包地流转的收益。在流转过程中要坚持按照程序进行操作。农户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转出方和受让方应签订流转合同。对于采取转让方式进行流转的,应经过发包方的同意;对于采取其他方式进行流转的,应向发包方报备备案。流转合同的当事人可以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合同鉴证。
对于土地延包后以划分“口粮田”和“责任田”等为由收回农户承包地并进行招标发包的情况,应及时纠正,切实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于在《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前,发包方收回农户承包地以抵扣所欠承包费的情况,应按照协议约定执行。对于在《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后的情况,应依法进行纠正。在《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前,对于全户农户转为非农户或全户户籍迁出的情况,已经收回的承包地不再退回;对于未收回的情况,除迁入设区的城市外,应保留其承包地,由其继续承包。
机动地的定义、作用以及管理问题。机动地是土地承包过程中为解决人地矛盾和减少承包地调整次数而保留的土地形式,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或招标承包经营。但机动地管理存在混乱,存在的问题包括机动地预留面积过大、发包不公平等。根本原因是人们对机动地的本质作用缺乏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义、主体、法律保护、特征以及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公民或集体对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的土地进行承包经营的权利,受法律的保护。其特征在于其客体是特定的土地或自然资源,承包期限由合同约定,且其性质是一种与债权不同的新型物权。
关于办理土地使用证的法律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国有土地的使用权确认需要经过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的登记造册和核发证书。同时,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以及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也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土地权属和用途的改变需要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及其相关解释有效时期为2020年12年31日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释颁布替换。《民法典》第七百零三条 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