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危害国防利益罪 > 什么叫骗取出入境证件罪

什么叫骗取出入境证件罪

时间:2023-12-03 浏览:4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5272
我们都知道国家与国家之间因为涉及到主权和法律范围等问题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办理相关出入境证件。但因为办理程序较复杂,并且等待时间较长有的时候还会办理失败,这就给了一些犯罪分子活动的机会,那么法律规定上什么叫骗取出入境证件罪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骗取出入境证件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骗取出入境证件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对出境证件的正常管理活动和对国(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本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护照、签证等出境证件。护照是指一个主权国家发给本国公民出入国境和在国外居留、旅行的合法身份证明和国籍证明。签证是一个主权国家同意外国人出入或经过该国国境的一种许可证明。护照和签证都是准许出入境的证件,但作为本罪的犯罪对象,仅指准许出境的护照、签证及其他出境证件和出境证明等等。

客观要件

骗取出入境证件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劳务输出、经贸往来或者出国考察、观光旅游等名义,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从国家主管机关骗取护照、签证等出国(边)境所必需的出境证件,并将其交给犯罪分子用于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犯罪活动。

行为人骗取出境证件的本质特征是采用欺骗手段,使国家出入境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产生错误认识,从而合法地获取出境证件。行为人可以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实施欺骗。虚构事实是指以语言、文字或举动故意捏造根本不存在的事实或夸大事实,使人误认为存在或将夸大的事实误以为真。隐瞒真相是指故意掩盖客观存在的事实,使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上当受骗。

行为人为达到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使用的目的,必须以有组织的出国人员的方式,以各种名义骗取出境证件。有组织的出国人员是指由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或授权的机构组织的出国人员或团体,该机构在境外提供必要的组织和服务。这种有组织的出国渠道主要包括留学、旅游、就业和商务活动。

主体要件

骗取出入境证件罪的主体可以是一般主体、单位和个人。个人是指具有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构成本罪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罪的规定处罚。

主观要件

骗取出入境证件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他人将使用出境证件进行偷越国(边)境犯罪,而故意为其骗取出境证件。该罪的成立不要求必须以营利为目的。

骗取出境证件的目的是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使用。如果行为人骗取出境证件的目的不是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使用,则不构成本罪。

无论行为人在事实上是否已将骗取的出境证件供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使用,只要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使用的目的,就构成本罪。在行为人还未将骗取的出境证件供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使用的情况下,应根据行为人的行为综合判断行为人是否有此目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危害国防安全方面的犯罪

    妨害军事行动罪和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的相关内容。前者指行为人通过暴力手段阻碍军人执行职务或武装部队军事行动的行为,后者指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或军事通信的行为。两种犯罪行为均严重危害国防安全,必须依法严惩。文章还介绍了相关刑法规定和处罚

  • 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的刑罚规定

    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的刑罚规定,以及相关的构成要件。该罪行包括故意向武装部队提供不合格的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的行为。犯本罪的个人或单位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罚,情节严重或特别严重的将面临加重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构成该罪行的客观要件和客体要件,

  • 战时窝藏逃离部队军人罪与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的区别

    战时窝藏逃离部队军人罪与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的区别。两者在主观故意、客观行为、时间要求以及与窝藏罪的区别上存在明显差异。战时窝藏逃离部队军人罪旨在窝藏逃离部队军人,而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则是为了利用逃离军人的劳动力。此外,两者在犯罪构成要件、时间要求和侵

  • 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构成要件

    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观要件、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和客体要件。客观要件包括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等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需是聚众扰乱活动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是军事禁区仍故意冲击;客体是

  • 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
  • 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构成要件
  • 什么叫骗取出入境证件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