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损坏军用通信罪如何认定
时间:2023-12-09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司法实践中,有很多事件有关到军事设施的犯罪行为。一般来说军事设施都是受到保护的,不容易受到破坏,但是通信设施就比较容易出问题了,那么对于过失损坏军用通信设备的该如何认定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过失损坏军用通信罪的认定标准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要区分过失损坏军用通信罪与非罪,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 是否出于过失
- 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是否造成严重后果
区分过失损坏军用通信罪与故意破坏罪
过失损坏军用通信罪与故意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或军事通信罪在犯罪的主体、对象和犯罪手段等方面有相似之处。然而,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 过失损坏军用通信罪属于过失犯罪,而故意破坏罪是故意犯罪
- 过失损坏军用通信罪属于情节犯,而故意破坏罪是行为犯
因此,即使行为人故意破坏军事设施,即使客观上也危害公共安全,仍应以故意破坏军事设施罪论处。
军事通信设施损坏的原因
社会原因
军事通信设施屡遭损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 极少数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故意破坏军事通信设施,以谋取经济利益。
- 有些地方单位和公民对国防意识淡薄,缺乏保护军事通信设施的法律意识。
管理原因
军事通信设施屡遭损坏的管理原因包括:
- 在通信线路沿线附近进行建筑施工、筑路、兴修水利、农田建设、植树造林、砍伐树竹、运输超高大物件、架设线路、铺设管道和进行水下作业等活动时,应事先取得通信部门同意,并采取技术防范措施。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单位主动向通信部队履行报告程序,导致本可避免的通信设施损坏事故增加。
- 一些企业施工人员缺乏保护国防通信光缆的基本常识,挖断光缆后不及时报告,甚至逃避责任。
宣传和法律保护力度不足
军队关于保护军事通信设施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单位在施工时不知道应该向部队的哪个部门请求协助,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而冒险作业。此外,法律对军事通信设施的保护力度也不够,需要加强相关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以维护国家的军事安全和军事通信的安全。
结论
为了保障国家的军事安全,特别是军事通信的安全,我们需要加强对过失损坏军用通信罪的认定和打击力度。同时,应加强对军事通信设施的保护宣传,提高单位和公民的国防意识,加强法律保护力度,确保军事通信设施的安全运行,为信息化军队和信息化战争的胜利提供基础设施和基本保障。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
合同欺诈的认定标准,包括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商品标识欺诈行为、合同主体欺诈行为等。文章还介绍了合同民事欺诈的特点,如欺诈性邀请、虚假介绍或隐瞒事实等。另外,文章还提到了合同欺诈与合同纠纷的区别,重点强调了行为人是否具有欺骗他人的目的和是否采取了欺骗手
-
危害国防安全方面的犯罪
妨害军事行动罪和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的相关内容。前者指行为人通过暴力手段阻碍军人执行职务或武装部队军事行动的行为,后者指破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或军事通信的行为。两种犯罪行为均严重危害国防安全,必须依法严惩。文章还介绍了相关刑法规定和处罚
-
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的刑罚规定
故意提供不合格武器装备、军事设施罪的刑罚规定,以及相关的构成要件。该罪行包括故意向武装部队提供不合格的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的行为。犯本罪的个人或单位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罚,情节严重或特别严重的将面临加重处罚。文章详细阐述了构成该罪行的客观要件和客体要件,
-
战时窝藏逃离部队军人罪与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的区别
战时窝藏逃离部队军人罪与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的区别。两者在主观故意、客观行为、时间要求以及与窝藏罪的区别上存在明显差异。战时窝藏逃离部队军人罪旨在窝藏逃离部队军人,而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则是为了利用逃离军人的劳动力。此外,两者在犯罪构成要件、时间要求和侵
-
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构成要件
-
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
-
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构成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