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旨在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该意见提出了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二)基本原则
1. 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加强示范引导,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
2. 守住政策底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
3. 坚持循序渐进。保持足够历史耐心,审慎稳妥推进改革,由点及面开展,逐步将实践经验上升为制度安排。
4. 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各地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差异,鼓励进行符合实际的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
完善“三权分置”办法,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平等保护的格局。
(一)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根本地位。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本,农民集体是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权利主体。
(二)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农户享有土地承包权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要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
(三)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赋予经营主体更有保障的土地经营权,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关键。
(四)逐步完善“三权”关系。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是土地承包权的前提,农户享有承包经营权是集体所有的具体实现形式。
完善“三权分置”办法涉及多方权益,是一个渐进过程和系统性工程,要坚持统筹谋划、稳步推进,确保“三权分置”有序实施。
(一)扎实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认“三权”权利主体,明确权利归属,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才能确保“三权分置”得以确立和稳步实施。
(二)建立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加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提供相关服务。
(三)构建新型经营主体政策扶持体系。完善新型经营主体财政、信贷保险、用地、项目扶持等政策,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四)完善“三权分置”法律法规。积极开展试点,总结经验,完善法律制度。
实施“三权分置”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本意见要求,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干部培训,提高执行政策能力和水平。
土地承包方式的分类,包括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家庭承包主要面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统一将耕地、林地、草地承包给农户,具有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承包期较长,权利义务法定。其他方式承包则更注重效益优先、兼顾公平,承包对象更广泛,市场化运作方式多样
土地权属变动及其登记手续的重要性。在土地权属变动后,必须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否则不发生权利变动的效果。案例分析了一宗土地调换协议纠纷,因未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法院判决协议虽有效但未实现土地互换,被告需承担赔偿责任。法律依据引述了相关规定并给出建议,当
关于办理土地使用证的法律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国有土地的使用权确认需要经过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的登记造册和核发证书。同时,林地、草原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以及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也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土地权属和用途的改变需要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土地的承包年限有一定的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可以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延长。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