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贪污贿赂罪 > 介绍贿赂罪与行赂罪共犯的区别

介绍贿赂罪与行赂罪共犯的区别

时间:2023-12-02 浏览:3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5418
贪污受贿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经常做的违法犯罪行为,而有些人为了实现自己不法的目的,会向他人行贿或者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介绍贿赂,那么介绍贿赂罪与行赂罪共犯有什么区别?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贿赂罪与行贿罪共犯的区别

主观方面的区别

行贿罪的共犯是指明确知道自己在帮助行贿一方或受贿一方的人。当行贿人没有犯罪意图,或者有犯罪意图但没有明确的行贿对象时,行为人通过引见、撮合等方式引导当事人产生行贿或受贿的意图,或为其确定行贿对象,应被认定为行贿罪的共犯。而介绍贿赂的行为人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有明确的认识,知道自己是第三者,通过与双方的联系、撮合来促成贿赂结果的实现,应被认定为介绍贿赂罪。

客观方面的区别

行贿罪共犯的关键在于“帮助”,强调的是犯罪嫌疑人“帮助寻找行贿受贿对象、劝说行贿受贿、代表任何一方商谈财物交付及请托事项、中转贿赂财物等行为”。而介绍贿赂罪的关键在于“介绍”,强调的是犯罪嫌疑人“创造沟通、交流机会和传达信息”的行为。如果行为人参与行贿人的行贿行为或者参与受贿人的受贿行为,例如商议行贿受贿数额、地点、方式,或亲自参与中转交接贿赂款物等,应被认定为行贿罪的帮助行为而非介绍行为。

侵害法益的区别

尽管行为人在促成行贿、受贿双方的不正当交易中没有为自己谋取个人利益,但从“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也包含于“谋取不正当利益”之中。因为无论是“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还是“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其侵害的法益是相同的。行为人是否具有为自己谋取利益的意图并不影响行为的定性。如果出于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意图而为行贿提供帮助行为,应被认定为行贿罪,这有利于刑法保护法益目的的实现。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九十二条 介绍贿赂罪

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三百八十九条 行贿罪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构成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构成行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索贿量刑标准

    不同数额的贪污或受贿行为的量刑标准。根据贪污或受贿数额的大小,文章详细阐述了不同数额下的刑罚规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和没收财产等处罚方式。同时,文章还列出了认定“其他较重情节”、“其他严重情节”和“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具体情形,以便对贪污或受贿

  • 公务员受贿行为的法律后果

    公务员受贿行为的法律后果。公务员受贿能否保住工作取决于是否受到刑事处罚,若受到刑罚则会被开除。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违反廉政纪律的公务员将被给予不同程度的处分,情节严重者将被开除。

  • 举报受贿是否需要提供证据

    举报受贿时是否需要提供证据的问题。举报人需提供相关证据,如书面文件、录音、视频、照片等,以确保举报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若无法提供证据,受案机关可能不立案。同时,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在受理案件时也会审查案卷材料的内容,确保案件符合法律要求。

  • 通过事实证据到法院举报律师行为,将导致其失去辩护资格

    单位行贿行为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其法律处罚、刑罚适用问题、立案标准以及认定问题。单位行贿指单位以集体名义实施行贿行为,获得的不正当利益归单位所有。对单位行贿的处罚包括判处罚金和对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个人行贿罪的刑罚。在认定单位行贿罪时,需要注意区分被动行贿

  • 村委会主任收钱是否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 村干部是否可被定罪为贪污受贿罪
  • 挪用公款200多万7天构成犯罪的刑事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