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渎职罪 > 雇员履行职务中监守自盗雇员可能构成何种犯罪

雇员履行职务中监守自盗雇员可能构成何种犯罪

时间:2024-06-09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5836
我们在工作中,需要根据老板的安排来进行,这也是我们作为雇员的一种义务。但是有的人在这个过程中监守自盗,这种行为在法律上将会构成什么犯罪呢?这需要大家做好相关的了解,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雇员履行职务中监守自盗雇员可能构成何种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雇员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监守自盗的行为应当定性为盗窃罪。

盗窃罪的定义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

其他构成盗窃罪的行为

除了上述雇员在履行职务中监守自盗的行为,还有以下行为也可构成盗窃罪:

  1.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应当定性为盗窃罪。
  2. 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一款规定,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行为,应当定性为盗窃罪。
  3.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邮政工作人员犯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而窃取财物的行为,应当定性为盗窃罪。
  4.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行为,应当定性为盗窃罪。
  5.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将电信卡非法充值后使用,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行为,应当定性为盗窃罪。
  6.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盗用他人公共信息网络上网账号、密码上网,造成他人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的行为,应当定性为盗窃罪。

盗窃罪的处罚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盗窃罪的处罚如下:

  •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本罪,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判处罚金。
  • 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犯本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贪污受贿死刑缓刑是否可减刑

    贪污受贿犯罪中的死刑缓刑是否可以减刑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贪污受贿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判处死缓后可减为无期徒刑,但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涉及公共财物,主要特征是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 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两者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但存在明显差异。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犯罪对象是本单位财物;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犯罪对象是他人的财物。此外,两者的犯罪行为和法律规定也有所不同。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主要内容包括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害或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引起物质损失的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精神损失不包括在内。同时,人民法院对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可作为量刑情节考虑。经过追缴或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时,被害人可另行提

  • 绑架罪及其犯罪客观表现

    绑架罪的定义及其犯罪客观表现。绑架罪是指为了勒索财物或达到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麻醉、欺骗等方法劫持他人的行为。其客观表现包括使用暴力、胁迫、麻醉等多样化手段来劫持他人,且这些手段必须达到使被害人无法、不敢、无力或不知反抗的程度。

  • 收受财物后退还或上交的法律规定
  • 社会团体成员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包括误工损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