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某在任某市某公司法人代表期间,违背2000年6月21日该市市政府《关于对某某饮食公司关于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方案的报告》该报告明确为买断门面产权,而胡某擅自将该公司的国有商业用地9处总面积5992.51平方米共计40多个商业门面(评估价为612.13万元)从2000年至2003年分别与余某等29人签订了20年、48年、50年的承包和租赁合同,均约定只收押金,不收房租,用押金利息支付租金,到期退还押金;2003年至2005年分别与许某等19人签订了短期租赁合同,现均已到期。以上承包经营权48年15人,租赁合同为50年3人,其他均为20年以下租赁合同。上述承包经营人和承租人共交押金2823700元,此款用于安置职工902210元;支付退休职工医疗统筹费10年清偿费350000元;退还职工集资及利息644742.44元,合计支付押金1896952.40元,其余926747.56元也全部列支。由于胡某违背该市市政府要求,擅自采用只收押金不收租金、到期退还押金的方式将国有资产承包、出租给他人,对国有资产严重失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据有关部门测算:根据承租(承包)方交纳押金的数额按合同当时国家贷款利率计算利息每年为83227.68元,按照合同当时房屋租赁市场租金标准计算,租金收益每年为390000元左右,两者相比较,近几年每年租金直接损失在30万元左右,合同期满时租金损失在700万元左右。
行为人构成滥用职权罪。本文认为,胡某的行为构成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胡某作为国有企业的负责人,违反该市市政府的规定,滥用职权处分国有资产,造成该公司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致使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因此,胡某的行为构成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
本文主张胡某的行为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观点认为,我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规定的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在此案中,胡某作为国有公司负责人,将国有资产采取只押金不收租金、用押金利息抵租金的方式出租给企业职工,实际上是变相的私分国有资产,而且数额巨大,已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
本文认为胡某的行为应以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认定。我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的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破产或者严重亏损,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在此案中,胡某作为国有公司的负责人,政府下文要求卖断门面产权,而胡某却违背政府规定,采用只收押金不收租金、到期退还押金的方式将门面承包或租赁给他人,滥用职权,在客观上造成国有公司资产大量损失,近几年每年的租金损失在30万元以上,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2001年4月18日《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14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2、致使国有公司、企业停产或者破产的;3、造成恶劣影响的。”而且在主观上,胡某作为国有公司的负责人,对于自己滥用职权,采用的这种方式会给国家造成损失是应当明知的,但胡某仍然置之不顾,放任其发生。因此,胡某的行为是符合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的。
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辩护内容。文中介绍了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法律规定,并指出XX区价格认证中心的《价格评估报告书》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同时李XX出售国有资产的行为已超过追诉时效。最终请求法院依法宣告李XX无罪。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规决策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工作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或滥用职权导致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损失,进而使国家利益受损,将构成滥用职权罪,并面临相应处罚。对于徇私舞弊的管理人员,处罚更为
渎职罪的涉案判罚额度的判定准则和量刑标准。对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三十万元以上的情况,可以构成刑事犯罪,量刑为三至五年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造成经济损失超过百万元,则属于情节特别严重,量刑为三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渎职罪的量刑标准取决于犯罪行为的严重程
删除自己的东西是否算毁灭证据的问题。对于辩护律师和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毁灭证据、伪造证据等行为,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罚。若情节严重,将面临有期徒刑等惩罚。同时,篡改证据也构成犯罪,司法工作者犯此罪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