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渎职罪怎么辩护
1、对公诉方一些主要形式的证据的质证
公诉人通过起诉书讲述一个主角是被告人的犯罪故事,这是用各个独立又关联的证据素材来“复原”一个以前发生的犯罪事件,这个犯罪故事中的每一个细微的情节,只要公诉人讲出来,就必须有相应的证据来证明。对于这个犯罪故事,律师都有权利“拆解”这个犯罪故事的各个构成要素,即将部分证据素材排除出证据体系,最终使得剩下的证据素材不能“复原”犯罪事件。法院裁判结果就是要看“复原方”的观点说服了法院,还是“拆解方”的观点说服了法院。
对公诉方证据的质证,对辩护律师而言,就是“拆解”的具体过程。
(1)、对不出庭证人证言的质证
(2)、申请公诉方证人出庭作证
(3)、对物证的质证
2、提出辩护方证据
基于无罪推定的刑事诉讼原则,辩护律师并无举证证明被告人无罪的法定义务,只要公诉方的证据不能确实充分地证明被告人犯罪,法庭就应该裁判被告人无罪。但是,无罪推定原则并不意味着辩护律师放弃提交证据的机会。就特定的案件而言,辩护律师提交的证据完全有可能是彻底推翻公诉方指控的关键。
1、辩护证据的种类
(1)直接能够证明被告人无罪的证据。
(2)否定公诉方证据法律效力或对抗公诉方证据证明力的证据,该类证据将破坏公诉方的证据体系,使得其犯罪指控不能做到证据确实充分。
二、什么是渎职罪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徇私枉法,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情节严重或者致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三、构成渎职罪的要件
①渎职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②客观方面表现为各种滥用职权,或者徇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正常管理活动的渎职行为。③本类罪的主体仅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④主观方面有故意,也有过失。
监察委对职务犯罪的认定,包括贪污贿赂犯罪、渎职罪以及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文章详细阐述了各类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如主体、主观要件和客体要件,以及职务犯罪行为的认定依据。
渎职罪中涉及国有资产管理的犯罪,特别是导致公共财产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导致他人死亡的情节。狭义上,此类犯罪可能面临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广义上还包括多种类型,如徇私舞弊型、滥用职权型和玩忽职守型等。这些行为不仅破坏国家机关运作,也给国家和人
失职渎职罪的判决问题。根据不同的犯罪类型,包括滥用职权型、玩忽职守型和徇私舞弊型渎职罪,判决会有所区别。根据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刑期更长。而立功表现可作为量刑的考虑因素,
玩忽职守罪的特征。该罪行严重侵害国家机关的日常运转及正常活动,主要表现为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自离岗,导致公共财产及国家和民众利益受损。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上属于过失。法律规定,犯玩忽职守罪者可能面临刑事处罚,但免于刑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