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兵役法》的规定,现役军人属于在编军人,他们不需要服兵役,只有义务兵才需要服兵役。
根据第六十一条的规定,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如果有以下行为之一,县级人民政府将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将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处以罚款:
对于第二项行为,如果拒不改正,在两年内将不得被录取为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业职工,不得出国或升学。
如果在战时有第一款的第二项或第三项行为,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政治条件
必须通过政治审查,身体检查符合应征条件。
二、学历条件
非农业户口的年轻人需要具备高中以上的毕业文化水平,农业户口的年轻人标准较低,但也需要具备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
三、年龄条件
男兵征集年龄要求在18至24岁之间,高校在校生年龄要求为22周岁以下,高职(专科)毕业生年龄要求在23岁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放宽到24周岁;女兵征集年龄要求在17至22周岁之间。特殊需要或要求的部队可能会放宽年龄限制。
四、身体条件
男兵征集的身高要求从最低162厘米调整为160厘米以上;女兵征集的身高要求从最低160厘米调整为158厘米以上,但不同兵种的新兵身高要求也有所不同。体重方面,要求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不高于标准体重的25%。
视力要求也有所调整。在裸视情况下,右眼视力从4.8降低到4.6,左眼视力从4.6降低至4.5,但对学历要求是大专以上或在校大学生。辅助性检查的项目要求也有明确的标准。
隐瞒、谎报军情罪的认定。该罪侵犯的是军情报告秩序,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隐瞒、谎报军情的行为会对作战造成危害,涉及故意掩盖真实军事情况或报告不真实情况的行为。犯罪主体主要是担负报告军事情况任务的特定人员。
关于投降罪和战时临阵脱逃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其中投降罪指的是军人在战场上因畏惧战斗而投降敌人的行为,将受到刑法严厉处罚,最高可判死刑。而战时临阵脱逃罪则是指军人在战场上临阵脱逃的行为,其处罚程度视情节严重程度而定。
违令作战消极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侵害的是军人参战秩序,表现为行为人违抗命令、临阵畏缩、作战消极,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其主体为指挥人员,主观要件则是直接故意。
挪用公款是否构成犯罪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从事非法活动或营利活动,数额达到一定标准将构成挪用公款罪,由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负责立案侦查。对于未达标准的行为,将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发现挪用公款行为应立即报案,以确保合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