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兵役法》的规定,现役军人属于在编军人,他们不需要服兵役,只有义务兵才需要服兵役。
根据第六十一条的规定,有服兵役义务的公民如果有以下行为之一,县级人民政府将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将强制其履行兵役义务,并可处以罚款:
对于第二项行为,如果拒不改正,在两年内将不得被录取为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业职工,不得出国或升学。
如果在战时有第一款的第二项或第三项行为,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政治条件
必须通过政治审查,身体检查符合应征条件。
二、学历条件
非农业户口的年轻人需要具备高中以上的毕业文化水平,农业户口的年轻人标准较低,但也需要具备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
三、年龄条件
男兵征集年龄要求在18至24岁之间,高校在校生年龄要求为22周岁以下,高职(专科)毕业生年龄要求在23岁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放宽到24周岁;女兵征集年龄要求在17至22周岁之间。特殊需要或要求的部队可能会放宽年龄限制。
四、身体条件
男兵征集的身高要求从最低162厘米调整为160厘米以上;女兵征集的身高要求从最低160厘米调整为158厘米以上,但不同兵种的新兵身高要求也有所不同。体重方面,要求不低于标准体重的15%,不高于标准体重的25%。
视力要求也有所调整。在裸视情况下,右眼视力从4.8降低到4.6,左眼视力从4.6降低至4.5,但对学历要求是大专以上或在校大学生。辅助性检查的项目要求也有明确的标准。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行侵害的是战场上的友邻关系,表现为在战场上明知友邻部队处境危急请求救援,能救援而不救援,导致友邻部队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主体为指挥人员,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多种动机。
指使部属违反职责罪的刑罚和相关法律规定。犯此罪的人员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文章详细阐述了构成该罪的要件,包括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要件。该罪侵犯的是正当行使指挥权的秩序,表现为滥用职权并造成严重后果。犯罪主体是军队中
战时造谣惑众罪的构成要件及认定。主体为参加作战的军人,客体是战时宣传舆论秩序。行为包括在部队中公开或私下故意制造、散布谎言,蛊惑官兵,造成部队情绪恐慌、士气不振。责任形式是故意。在认定上,需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以及与谎报军情罪、假传军令罪、战时造谣扰
军事秘密的范围,包括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规划、军事部署和行动、战备演习和军事训练等。还包括军事情报、组织编制和任务实力、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等。此外,国防动员计划、政治工作中不宜公开的事项、国防费分配和使用、军事物资筹措等也是军事秘密的一部分。军事设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