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军人违反职责罪 > 投降罪的规定

投降罪的规定

时间:2025-02-07 浏览:5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5979

投降罪的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投降罪侵犯的客体是军人参战秩序和国防安全秩序。军人作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坚强柱石,肩负着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根据我国《宪法》和《国防法》的规定,军人必须忠于祖国,履行职责,英勇战斗,不怕牺牲,捍卫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军人在战场上参加作战,应当英勇杀敌,不怕牺牲,这是军人职责对参战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投降敌人的行为不仅违背了军人职责的最基本要求,破坏了参战秩序,而且更严重的是屈服于敌人意味着军人背弃了自己的政治使命,违背了自己所担负的国防义务,将最终对国防安全造成危害。因此,投降罪侵犯的是双重客体。

客观要件

投降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场上自动放下武器向敌人投降的行为。投降敌人的行为只能发生在战场上,即在敌我双方进行作战活动的区域,包括陆域、海域和空域。投降敌人的行为必须是主动的,而不是被迫的。投降敌人的行为应当是自动放下武器,即行为人当时有能力使用武器进行抵抗,但故意放弃抵抗。投降敌人的行为不包括因患病、受伤,丧失继续战斗能力,以及被敌人打散或包围、被叛徒出卖或误入敌人阵地等而被俘的情况。投降敌人的行为应当发生在战斗状态下,而不是在休整、待机或转移途中。投降敌人的行为应当是自愿的,而不是受到暴力威胁或胁迫。

主体要件

投降罪的主体是军职人员,即参战的军人。行为人必须具有使用武器打击敌人的行为能力。

主观要件

投降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放弃抵抗,向敌人投降的行为将会造成危害作战和国防安全的结果,却希望或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投降敌人是迫于敌人的武装压力,贪生怕死,背弃军人的政治使命,屈服于敌人。过失不构成本罪,即在能够继续打击敌人的情况下,自动放下武器,投降敌人或束手就擒。

投降罪的认定

区分投降敌人和被敌俘虏的界限

投降敌人是主动的,被敌俘虏是被迫的。投降敌人前具有自动放下武器的情节,而被敌俘虏时已不具备使用武器进行抵抗的条件。被敌俘虏的情况包括因弹药耗尽、武器毁损、严重伤病、极度疲惫等无法使用武器进行抵抗被敌人俘获的情况,或者遭到敌人突然袭击,措手不及未能使用武器进行抵抗而被敌人抓获的情况。

区分投降罪与战时临阵脱逃罪的界限

投降罪是通过放下武器,屈服于敌人的方法达到保全性命的目的,而战时临阵脱逃罪是通过脱离战斗岗位、逃避参加作战等方法达到保全性命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临阵脱逃的目的是为了向敌人投降,一般应以投降罪论处。但是如果行为人临阵脱逃投降敌人的行为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应以战时临阵脱逃罪论处。

区分投降罪与投敌叛变罪的界限

投降罪发生在战场上,投敌叛变罪发生在平时。投降罪的犯罪主体是参加作战的军人,而投敌叛变罪的犯罪主体既可以是军人,也可以是普通公民。投降罪是迫于敌人的武装压力,贪生怕死,背弃自己的政治命令,屈服于敌人,而投敌叛变罪是出于信仰动摇、政治变节而投靠敌人。

投降罪的处罚

犯投降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投降后为敌人效劳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相关标签: 投降罪的规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隐瞒、谎报军情罪的认定

    隐瞒、谎报军情罪的认定。该罪侵犯的是军情报告秩序,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隐瞒、谎报军情的行为会对作战造成危害,涉及故意掩盖真实军事情况或报告不真实情况的行为。犯罪主体主要是担负报告军事情况任务的特定人员。

  • 刑法专业术语解析:违令作战消极罪

    违令作战消极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侵害的是军人参战秩序,表现为行为人违抗命令、临阵畏缩、作战消极,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其主体为指挥人员,主观要件则是直接故意。

  • 战时违抗命令罪认定是怎么样的

    在具体案件中,战时违抗命令罪与投降罪可能出现犯罪竞合的现象,即行为人是在拒不执行命令的同时向敌人投降。

  • 投敌叛变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投敌叛变罪是指中国公民投奔敌方或者敌对营垒,或者在被捕、被俘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被敌方控制以后投降敌人,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外国人策动或帮助中国公民投敌叛变的,应以投敌叛变罪的共犯论处。

  • 投降罪的规定
  • 叛逃罪与投敌叛变罪有哪些区别
  • 消费者的监督权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