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虐待部属罪的客体是军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官兵一致和尊干爱兵的原则。官兵一致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尊干爱兵是我军的光荣传统。虐待部属的行为违反了我军的宗旨,严重破坏了官兵关系和上下级关系,侵害了部属的人身权利,损害了部队的内部团结。因此,军人虐待部属罪的客体是双重的。
军人虐待部属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军职人员滥用职权,对部属进行虐待,并且情节恶劣,导致被害人重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滥用职权是指超越职责范围,不正当地使用职权。虐待部属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经常殴打、冻饿、体罚、恐吓、人格侮辱、不给予病人治疗、随意克扣薪金或津贴等。对部属管理上的简单粗暴或者在训练、施工及其他体力活动上提出过高要求,也不应以虐待行为对待。虐待部属行为应当具有情节恶劣的特点。
军人虐待部属罪的重要条件是致人重伤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是构成该罪的必要条件。一般的辱骂、斥责及管理教育方法简单生硬,没有致部属重伤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不属于情节恶劣的虐待部属行为,不构成该罪。虐待部属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部属因不堪忍受而自杀、被害人身心健康受到摧残、部队管理工作混乱、部队战斗力下降等。行为人虐待部属的时间较长、方法多样,也不构成数罪,不适用数罪并罚,但可以在量刑上予以适当考虑。
军人虐待部属罪的主体是处于领导岗位的军职人员,即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存在职务上的隶属关系。行为人是被害人的领导,隶属关系是根据有任免权限首长的命令建立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确定隶属关系应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所规定的任免权限为准。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是否构成隶属关系是决定该罪成立与否的关键条件。如果行为人与被害人在职务上不存在隶属关系,但行为人对另一军人的迫害行为构成犯罪,应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惩罚,而不是以军人虐待部属罪论处。
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行侵害的是战场上的友邻关系,表现为在战场上明知友邻部队处境危急请求救援,能救援而不救援,导致友邻部队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主体为指挥人员,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多种动机。
指使部属违反职责罪的刑罚和相关法律规定。犯此罪的人员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文章详细阐述了构成该罪的要件,包括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要件。该罪侵犯的是正当行使指挥权的秩序,表现为滥用职权并造成严重后果。犯罪主体是军队中
战时造谣惑众罪的构成要件及认定。主体为参加作战的军人,客体是战时宣传舆论秩序。行为包括在部队中公开或私下故意制造、散布谎言,蛊惑官兵,造成部队情绪恐慌、士气不振。责任形式是故意。在认定上,需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以及与谎报军情罪、假传军令罪、战时造谣扰
军事秘密的范围,包括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规划、军事部署和行动、战备演习和军事训练等。还包括军事情报、组织编制和任务实力、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等。此外,国防动员计划、政治工作中不宜公开的事项、国防费分配和使用、军事物资筹措等也是军事秘密的一部分。军事设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