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月4日晚上,汪某某因妻子与他人有私情,威逼其妻吕某以幽会为名将汪某诱骗到桔园边小屋内杀死。之后,汪某带领其弟丁某、其叔徐某和祝某将汪某的尸体用棉絮、布、电线捆好,转移至桔园事先挖好的土坑内掩埋。丁某和祝某又将汪某的摩托车运至外地抛弃,丁某逃回浙江。汪和吕先后潜逃到浙江永康,并在丁某的资助下逃往杭州。案发后,丁某和徐某如实供述了汪某某杀人和共同毁灭罪证的犯罪事实。
在本案审理中,对于丁某和徐某构成何罪存在争议。
第一种意见认为,丁某和徐某出于个人私情,明知汪某某和吕某杀害他人,为了帮助他们逃避法律制裁而掩埋尸体、藏匿罪证。他们的行为影响了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完全符合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和包庇罪的主、客观构成要件,应该以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和包庇罪实行数罪并罚。
第二种意见认为,丁某和徐某的行为符合帮助、伪造证据罪的构成要件。虽然他们的行为也符合包庇罪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构成要件,但是由于帮助当事人毁灭罪证、湮灭罪迹的行为属于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行为之一,应该以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论处,不宜再以包庇罪论处。
第三种意见认为,丁某和徐某的行为虽然符合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和包庇罪的构成要件,但是根据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轻行为(帮助毁灭证据)应被重行为(包庇)所吸收,因此不能数罪并罚,应以包庇罪定罪。
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是指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的严重行为。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掩盖其罪行,或者帮助其湮灭罪迹、隐匿、毁灭罪证,使其逃避法律制裁。
这两种罪的区别主要在犯罪构成上:
第一,在客观方面,帮助毁灭证据罪表现为帮助当事人毁灭罪证的行为,且情节严重。所谓“帮助”包括为当事人毁灭证据的行为、与当事人共同实施毁灭证据的行为、受当事人指使或教唆当事人毁灭证据的行为等。所谓“毁灭”是指湮灭罪迹和毁灭罪证。
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指帮助毁灭重大案件的重要证据、帮助毁灭证据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等。包庇罪在客观方面仅表现为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来包庇犯罪人。
第二,在帮助对象上,帮助毁灭证据罪中的帮助对象是当事人,包括民事、行政诉讼的当事人,以及刑事诉讼的当事人。包庇罪中帮助的对象仅指“犯罪的人”。
由于行为人由帮助毁灭罪证的行为发展成为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的包庇行为,两种犯罪行为的行为性质基本相同,因此具有吸收关系。
根据我国刑法吸收犯理论,吸收犯是指一个犯罪行为为另一个犯罪行为所吸收,失去独立存在的意义,仅以吸收的那个行为来论罪,对被吸收的行为不再予以论罪。因此,应以重行为吸收轻行为的原则,将向司法机关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认定为包庇罪。
刑事案件结案的签字机关和代理人问题,以及刑事案件办案流程和开庭程序。案件结案需由结案机关、司法部门和当事人签字生效,法定代理人可代无法认证的当事人签字。办案流程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三个阶段,开庭程序包括询问核定身份、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
夫妻打架的法律处理方式。对于轻微伤,公安机关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打人者进行处罚,并承担受害人的相关费用。对于轻伤,公安机关应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多方面的费用。夫妻打架报警后,警察应依法处理,受害人可以向相关单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
我国强制猥亵罪的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强制猥亵妇女一般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聚众或在公共场所犯罪、情节恶劣者,刑期更长。猥亵儿童会从重处罚。强制猥亵、侮辱行为需使用强制手段,包括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且目的是为了顺利实施猥亵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