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伪证有罪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伪证者触犯了刑法307条的帮助伪造证据罪或妨害作证罪等。刑法307条规定了妨害作证罪和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刑罚,这两个罪名几乎可以用于制裁民事诉讼中的任何形式的伪证行为。
根据刑法307条,以暴力、威胁、贿赂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构成妨害作证罪。对于妨害作证罪的定罪与量刑,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故意程度和动机、行为人心智是否正常、是否及时自首悔过等因素来判断。
刑法307条还规定了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对于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定罪与量刑,也要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故意程度和动机、行为人心智是否正常等因素进行判断。
民事诉讼法中的102条规定了一些与民事伪证相关的行为,如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等,这些行为可能构成犯罪。根据行为的轻重,人民法院可以对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13条规定了侵犯公民私人财产、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行为都属于犯罪。民事伪证者侵犯的是被伪证者的各种形式的权利,给被伪证者造成了难以磨灭甚至永久性的伤害。此外,民事伪证还浪费了法律资源,挑战了司法和法律公正,破坏了社会的和谐团结,其危害性远大于轻微的偷盗刑事罪。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明确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所侵害的是人民法院正常的审判活动。如果行为人伪造证据时实施了伪造印章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照刑法第280条第2款的规定,以伪造印章罪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有指使他人作伪证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照刑法第307条第1款的规定,以妨害作证罪追究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根据刑法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民事伪证者可能面临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等的刑事责任。此外,民事伪证也可能构成其他犯罪行为,如伪造印章罪等。民事伪证不仅危害了被伪证者的各种权利,还对司法公正和社会和谐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民事伪证行为应当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离婚案件中的证据种类。物证、书证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等都被用作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物证以其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书证书证则以文字、符号、图形等形式记载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视听资料利用图像和声音证明案件真实情况,而证人证言则是证人对案件事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包括书证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以及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等。这些证据种类在行政诉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评估案件事实和作出判决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