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第382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第382条

时间:2024-10-09 浏览:15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6501

贪污罪的构成要件及主体范围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规定,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行为也属于贪污罪。与上述人员勾结并共同贪污的行为也应当被认定为共犯。

构成要件

构成贪污罪的要件包括:

  1.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构成贪污罪的必要条件之一,指行为人利用其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和地位所形成的主管、管理、经手、经营财物的有利条件。这并不包括利用与其职务无关的便利条件。
  2. 侵吞、窃取、骗取或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财物:侵吞是指行为人将暂时由自己合法管理、支配、使用或经手的财物非法据为己有;窃取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秘密地将由其本人合法保管的财物据为己有;骗取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非法占有单位的财物;其他手段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使用侵吞、窃取、骗取以外的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私财物。

主体范围

贪污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具体来说,贪污罪主体都是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所谓公务是指从事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公共事务性质的活动,与私务活动以及劳务和一般社会服务性质的活动有所区别。非具有公务职责的人员无论身份如何都不能成为贪污罪的主体。

关联法规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
  2.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对行为人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担任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收受贿赂、挪用本单位资金等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