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执行程序是指监狱对人民法院生效的刑事判决进行实施的程序性内容。这包括收监、减刑、假释、对服刑期间再犯罪的处理、暂予监外执行和释放等。刑罚执行是监狱工作的基本内容,与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等内容共同构成。
在理解刑罚执行的概念时,需要注意以下三个要素:
尽管刑罚执行的具体实施者是监狱人民警察而不是监狱本身,但监狱是国家的专门职能机构,只有监狱才能承担刑罚执行的职责。因此,刑罚执行的主体是监狱,而不是监狱人民警察。
刑罚执行的对象包括以下三类罪犯:
(1)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判处罪犯死刑时,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并将其交付监狱监押改造,以观后效。这是我国独创的死刑执行制度,对严格控制死刑适用行之有效。大多数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两年期满后被减为无期徒刑。
(2)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无期徒刑是指审判机关以判决形式终身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并将其监禁在一定场所的刑罚。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应交付监狱执行刑罚。
(3)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有期徒刑是指审判机关以判决的形式定期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并施以监禁的刑罚。
刑罚执行是指监狱对人民法院生效的刑事判决进行实施的程序性内容。它包括收监、减刑、假释、对服刑期间再犯罪的处理、暂予监外执行和释放等。与刑罚执行中具体的、目的性和手段性的内容无关。
寻衅滋事犯罪的立案追诉标准,包括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强拿硬要损毁占用财物以及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等行为。对于情节严重与否的判断,应考虑行为的方式手段、直接危害结果、间接不良后果、行为的时间和地点以及行为人的一贯表现等因素。
普通公民非法拘禁罪的立案标准及相关规定。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行为,以及非法拘禁持续时间、次数、伴随行为等方面的立案标准。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非法拘禁罪的刑责任规定,包括从重处罚的情形和定罪处罚的规定,并指出了在适用本条规定处罚时需
诽谤罪与侮辱罪的区别,包括捏造事实与非捏造事实、暴力侮辱与非暴力侮辱以及当众散布与非当众散布等方面的不同。诽谤罪涉及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侵犯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行为主体为自然人,需满足故意、捏造事实、散布方式、情节严重等要件。侮辱罪则涉及使用暴力
侵犯财产罪中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以及侵占罪的量刑标准。根据不同的数额和情节,各类侵犯财产罪的量刑标准有所不同。文章详细列出了各类罪行的数额划分标准和相应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