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执行程序是指监狱对人民法院生效的刑事判决进行实施的程序性内容。这包括收监、减刑、假释、对服刑期间再犯罪的处理、暂予监外执行和释放等。刑罚执行是监狱工作的基本内容,与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等内容共同构成。
在理解刑罚执行的概念时,需要注意以下三个要素:
尽管刑罚执行的具体实施者是监狱人民警察而不是监狱本身,但监狱是国家的专门职能机构,只有监狱才能承担刑罚执行的职责。因此,刑罚执行的主体是监狱,而不是监狱人民警察。
刑罚执行的对象包括以下三类罪犯:
(1)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判处罪犯死刑时,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并将其交付监狱监押改造,以观后效。这是我国独创的死刑执行制度,对严格控制死刑适用行之有效。大多数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两年期满后被减为无期徒刑。
(2)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无期徒刑是指审判机关以判决形式终身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并将其监禁在一定场所的刑罚。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应交付监狱执行刑罚。
(3)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有期徒刑是指审判机关以判决的形式定期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并施以监禁的刑罚。
刑罚执行是指监狱对人民法院生效的刑事判决进行实施的程序性内容。它包括收监、减刑、假释、对服刑期间再犯罪的处理、暂予监外执行和释放等。与刑罚执行中具体的、目的性和手段性的内容无关。
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两者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但存在明显差异。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犯罪对象是本单位财物;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犯罪对象是他人的财物。此外,两者的犯罪行为和法律规定也有所不同。
关于诽谤罪的司法解释及相关规定。解释指出,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将依法定罪处罚。被害人通过网络实施行为并提起诉讼时,如证据困难,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
刑法修正案(八)对无期徒刑减刑期限和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进行了修改
刑法修正案(八)中关于无期徒刑减刑期限、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刑罚期限以及假释条件的修改。无期徒刑减刑期限延长至不少于十三年;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刑罚期限也有明确规定,如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刑罚期限不能少于二十五年;假释条件相应修改,
我国法律对于打伤受重伤的人导致其死亡,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规定。文章中提及了认定故意杀人罪时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包括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竞合、与暴力犯罪致人死亡的联系、安乐死的定性处罚问题以及自杀案件的定性处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