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 > 诱骗他人参赌赢取钱财,应定何罪

诱骗他人参赌赢取钱财,应定何罪

时间:2024-02-14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6577

分歧意见:陈某行为的定性

第一种意见:构成赌博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1991年3月12日《关于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获取钱财的案件应如何定罪问题的电话答复》,对于以营利为目的、设置圈套、诱骗他人参赌的行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应以赌博罪论处。

第二种意见:构成诈骗罪

本案中,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认为陈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评析:陈某行为的定性

第一点:《答复》的特定适用范围

《答复》规定的情形是针对行为人在人流较多的公共场合设置圈套,诱骗不特定人群参赌,赌资较小的情况下才应以赌博罪定性。这是因为这种行为多发生在公共场合,针对的是不特定人群,侵害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管理秩序。然而,在本案中,陈某的行为对象是特定的,侵害的客体也只是邹某的财产权利,并不符合《答复》中所规定的情况。

第二点:陈某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

诈骗罪的本质在于通过虚构事实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从而“自愿”交付财产。赌博是指以财物进行博彩的行为,输赢有一定的概率性,结果无法预料。如果行为人出于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动机和目的,诱使他人参加假赌博,并在赌博中弄虚作假骗取他人钱财,那么输赢结果就不具有任何偶然性。被害人因此误认为运气不佳,按照赌博规则交出钱财,这种行为就属于以赌博为名,行诈骗之实,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换言之,如果行为人纯粹以赌博为诱饵,针对特定被害人设计圈套占有钱财,属于以赌博为手段的诈骗行为。在本案中,陈某的行为完全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第三点:不构成牵连犯

虽然本案中赌博行为是实施诈骗犯罪的手段,但两者之间并不构成牵连犯。牵连犯要求所实施的数罪均单独构罪。在本案中,陈某不符合聚众赌博、以赌博为业、开设赌场这三种赌博罪的客观行为,因此不构成赌博罪。此外,本案中的“赌博”已经失去了输赢或然性的特征,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赌博。因此,陈某的行为仅构成诈骗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两者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但存在明显差异。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犯罪对象是本单位财物;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犯罪对象是他人的财物。此外,两者的犯罪行为和法律规定也有所不同。

  • 诽谤罪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

    关于诽谤罪的司法解释及相关规定。解释指出,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将依法定罪处罚。被害人通过网络实施行为并提起诉讼时,如证据困难,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

  • 刑法修正案(八)对无期徒刑减刑期限和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进行了修改

    刑法修正案(八)中关于无期徒刑减刑期限、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刑罚期限以及假释条件的修改。无期徒刑减刑期限延长至不少于十三年;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刑罚期限也有明确规定,如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刑罚期限不能少于二十五年;假释条件相应修改,

  • 诈骗勒索罪的刑罚限度

    诈骗勒索罪的刑罚限度、立案标准以及财物的处置方式。诈骗勒索罪最高刑罚为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或无期徒刑,不会被判处死刑。立案标准包括数额大小和各省制定具体数额标准。财物处置方面,明确权属的财物应归还被害人,无法确定归属的应上缴国库。使用诈骗财物的处置分为恶

  • 学生考试作弊的法律责任
  • 中国刑法对强奸罪的规定
  • 护照过期失效签证有效怎么办?怎么保住有效签证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