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管辖是指上级行政机关以决定的方式指定下一级行政机关对某一行政处罚行使管辖权。指定管辖赋予行政机关在处罚管辖上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以解决处罚管辖中的重复或空白问题。
上级机关指定一级机关对某一处罚行使管辖权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指定应以书面方式进行,按行政行为的程序作出指定的决定。上级机关行使指定权时,要依法作出指定决定,制作指定决定书。否则,决定者与被指定者的责任难以分清,被指定者行使管辖权失去法定依据。
根据刑事法条,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下级人民法院可以请求将重大、复杂的第一审刑事案件移送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管辖权转移)。在两个以上同级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中,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对于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案件,应在审限内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争议的人民法院应逐级报请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如果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因案件涉及本院院长需要回避等原因不宜行使管辖权,可以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管辖。上一级人民法院也可以指定与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同级的其他人民法院管辖。上级人民法院应当将指定管辖决定书分别送达被指定管辖的人民法院和其他有关的人民法院。
原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在收到上级人民法院指定其他人民法院管辖决定书后,不再行使管辖权。对于公诉案件,应当书面通知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并将全部案卷材料退回,同时书面通知当事人。对于自诉案件,应当将全部案卷材料移送被指定管辖的人民法院,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此外,上级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管辖。
指定管辖有三种情况:1、管辖权不明;2、有争议;3、有管辖权的法院不宜行使管辖权。上级人民法院以指定的方式确定案件的管辖,以解决这些情况。需要重点掌握有关指定管辖法条规定的内容。
行政处罚移交案件的立案时限,详细介绍了不同情况下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查期限,包括一般刑事案件、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或书面通知的刑事案件等。另外,文章还阐述了治安处罚与行政处罚的区别,包括主体不同、适用依据不同、罚则不同、法律文
地域管辖在劳动仲裁中的具体形式,包括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和专属管辖。此外,还讨论了级别管辖中的区(县)一级劳动仲裁委员会和市一级劳动仲裁委员会的分工和权限。同时,也介绍了移送管辖、指定管辖和涉外管辖的相关规定。
交通事故的管辖权和处理程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处理交通事故,处理时需进行报警登记并询问详细信息。当事人若事后请求处理,需提供证据,否则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在处理过程中,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权处理下级管辖的交通事故或指定移送案件。如需更多
监护人的权利与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人身体健康、照顾其生活、管理和保护财产、代理民事活动、进行管理和教育等。同时,也介绍了监护权纠纷的管辖、法律适用、案由确定等问题。监护的设立包括法定监护和指定监护两种方式,法定监护人是法律直接规定的,而指定监护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