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异地审理规定
时间:2023-11-25 浏览:1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刑事案件的异地审理:排除干扰,保证公正
刑事案件异地审理的背景
近年来,为了有效排除、预防审判干扰,最高法明确要求各地法院根据个案具体情况,采取异地审理的做法。这种做法已经成为处理高官贪腐案件的常态,而且在一些地方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司法惯例。实践证明,异地审理在防止地方权力干扰审判独立性和公正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排除了案件查处中的各种干扰和阻力,也消除了一部分社会公众对审判工作的担忧和误解。因此,刑事案件可以进行异地审理。
异地审理的案例
在2001年辽宁“慕马案”之后,高官贪腐案件的异地审理成为常态。在马某一案中,其妻子曾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干扰案件办理,甚至一年内送出的贿赂金额高达100多万元。为了切断马某及其妻子与外界的联系,中纪委协调司法机关决定对该案件进行异地管辖。这个案件的处理结果表明,异地审理能够有效清除案件办理过程中的干扰,保证案件的公正审判。另外,江苏成功办理了无锡邓斌非法集资案,这在当时备受瞩目。因此,中纪委决定将马某案交由江苏处理。马某案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折,他主动交代了一些尚未掌握的线索。该案最终由江苏省南京市、宿迁市和辽宁省抚顺市、大连市等7个中级法院同时审理。
异地审理的具体实施
一般情况下,最高法在下达指定函前会事先告知相关法院,而一旦指定函下达,该法院不能拒绝指定管辖。在马某案中,最高法直接指定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一审审理,该法院派出了副院长和刑庭庭长参与审判,这在普通刑案中是不常见的。
异地审理的意义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任某认为,异地审理的主要目的是排除权力干扰。由于地方权力错综复杂,异地审理对于排除关系网干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符合反腐形势发展的要求。最高法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裴显鼎也表示,很多职务犯罪被告人在地方和部门担任职务,手中握有一定权力,与人际关系密切,如果在当地审理,可能会影响案件的公正审判。因此,异地审理能够有效排除干扰,保证案件的公正审判。
结论
为了有效排除、预防审判干扰,最高法要求各地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采取异地审理的做法。实践证明,异地审理在防止地方权力干扰审判独立性和公正性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有效排除了案件查处中的各种干扰和阻力,也消除了一部分社会公众对审判工作的担忧和误解。因此,刑事案件可以进行异地审理,以确保案件的公正审判。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案件一审审理期限是多长时间
刑事案件一审审理期限的相关问题。在中国,按照普通程序,审理期限通常为两个月内宣判,不超过三个月。涉及死刑、附带民事诉讼或复杂案件可经批准延长。特殊情况需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批准再延长。改变管辖或补充侦查后,需重新计算审理期限。另外,刑事案件在被检察官批
-
涉外刑事辩护需要经过哪些审理程序
涉外刑事辩护需要经过的审理程序以及刑事辩护内容。涉外刑事案件的审理需注意司法制度、公开审理、交流工具及翻译服务等方面。刑事辩护包括自我辩护、委托辩护和指定辩护等方面。在解决法律难题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
刑事案件开完庭后宣判期限
刑事案件开完庭后的宣判期限以及律师的后续工作。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在两个月内宣判,最长不超过三个月,对于特殊情况可延长。律师在宣判后仍有后续工作,如与法官沟通罚金、赔偿等问题,以及文书签收等。若委托的只是某个阶段的代理,则该阶段程序终止后,律师工作结束
-
刑事案件一审审理时间多长时间
刑事案件一审审理时间的相关问题。对于公诉案件,审理时间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自诉案件,被告未被羁押的,审理时间应在受理后六个月以内宣判。不服刑事一审判决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上诉、申诉等途径解决。同时,因错误的判决、裁定使当
-
原告翻供会有什么后果,刑事案件原告翻供的影响
-
酒驾肇事致人死亡怎么判刑和赔偿
-
短信威胁要杀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