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相应的管辖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人民检察院实施刑事诉讼法规则》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应当与人民法院审判管辖相适应。然而,上级人民检察院将案件指定下级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下级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后,可能与相应的人民法院地域管辖不相适应。
2. 法律规定不明确:尽管《人民检察院实施刑事诉讼法规则》第十五条规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检察院审查需要改变管辖的案件,但刑事诉讼法对上级检察院指定下级管辖没有明确规定,也没有明确指定下级检察院应向哪个法院起诉。
3. 违背管辖规定:根据《人民法院实施刑事诉讼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对于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应裁定驳回起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人民法院受理并审判了上级人民检察院指定下级检察院管辖的案件,这是违背地域管辖规定的。
1. 剥夺了上级检察对下级检察院办案的指挥权:根据《人民法院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原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不再行使管辖权。然而,在上级法院指定下级法院管辖的同时,剥夺了上级检察对下级检察院办案的指挥权。
2. 脱离了检察机关的监督: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实施法律监督,但上级法院指定下级管辖的案件没有通过同级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指定管辖是否合法没有检察院的监督。
3. 指定管辖权不对等:上级法院、上级检察院都有权指定下级管辖,但各自的指定管辖决定只对其自己的下级院有效,对其他院无效。这种不对等的指定管辖权在授权指定权上存在问题。
1. 缺少相互制约机制:上级法院、上级检察院都有指定管辖权,但两种管辖缺少相互制约,对案件是否需要指定管辖,可以指定到哪个下级院管辖缺少必要的协调一致。
2. 需要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无论是上级法院指定管辖还是上级检察院指定管辖,应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向对方函告并征得同意。达成一致意见后,各级法院、检察院互相通知,并互送指定管辖副本。
3. 统一的案件移送程序:上级检察院指定管辖的案件应连同上级法院的指定管辖副本移送到下级检察院,上级法院指定管辖的案件由原受案的下级法院将案件交上级检察院。然后由上级检察院向下级检察院指定管辖,并将案件材料连同上级法院指定下级法院管辖的副本交下级检察院,由被指定管辖的下级检察院重新审查起诉提起公诉。这样可以确保指定管辖的程序合法,各级法院、检察院协调一致,共同授权下级院管辖权,使审查起诉与审判相一致,顺利进行刑事诉讼。
4. 应到发案地开庭审理:无论是上述哪种指定管辖,都应在发案地开庭审理,以便便于调查、查明案情,保证诉讼参与人出庭诉讼,并具有法制宣传教育效果。
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在刑事案件受理方面的职能管辖以及审判管辖。公安机关负责侦查工作,检察院负责立案侦查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犯罪行为,人民法院则直接受理自诉的刑事案件。审判管辖方面,根据级别、地域和专门性进行分类,不同级别法院管辖不同性质的刑事
刑事案件立案级别管辖的相关规定。其中,不同类别的刑事案件由不同机关管辖,如公安机关、军队内部公安机关、监狱内公安机关等。犯罪地和居住地的管辖原则以及交通工具上发生的刑事案件的管辖也有所涉及。对于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刑事案件,一般按照最初受理或主要
自诉案件的类型和管辖。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未提起公诉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法院对自诉案件的管辖不仅限于基层法院,中级和高级人民法院也会管辖部分特殊和严重的案件。管辖原则包括犯罪地法院管辖和被告人
无论是民事诉讼法或者刑事诉讼法,均没有规定开庭后几日内应当下达判决,只是规定了案件的审理期限;审结期限,是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期间不应计算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