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的通知,经济犯罪案件的管辖权由公安机关内部决定。刑警大队可以负责侦查经济犯罪案件。
根据通知第八条的规定,经济犯罪案件的管辖权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负责。如果犯罪嫌疑人的居住地更为适宜,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负责。
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犯罪行为发生地包括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以及与犯罪行为有关的预备地、开始地、途经地、结束地等。如果犯罪行为具有连续、持续或者继续状态,那么犯罪行为连续、持续或者继续实施的地方也属于犯罪行为发生地。犯罪结果发生地包括犯罪对象被侵害地、犯罪所得的实际取得地、藏匿地、转移地、使用地、销售地。
居住地包括户籍所在地和经常居住地。如果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那么由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负责。经常居住地指的是公民离开户籍所在地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住院就医除外。
对于单位涉嫌经济犯罪的案件,由犯罪地或者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负责。所在地指的是单位登记的住所地。如果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与登记的住所地不一致,那么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其所在地。
如果法律、司法解释或其他规范性文件对有关经济犯罪案件的管辖作出特别规定,那么按照这些规定执行。
刑事案件中罚金的规定及适用对象。罚金制度包括无限额罚金制、限额罚金制、比例罚金制和倍数罚金制。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自由裁量罚金的具体数额。罚金适用于经济犯罪、财产犯罪和某些故意犯罪,对单位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均可判处罚金。缴纳方式及时限有明确规定,不缴纳
没收财产刑在重伤害案件中的应用。没收财产刑主要针对罪行严重的犯罪分子,特别是危害国家安全罪和经济犯罪及贪利性犯罪。对于这类犯罪分子,附加没收财产刑能更严厉地惩罚并剥夺其犯罪的物质条件。
经济犯罪中财产刑的执行问题,重点阐述了没收财产的限制和法院执行时的注意事项。没收财产仅限于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与案件无关的财产不得被没收,且法院执行时需保留被扶养人和犯罪分子的基本生活需求,债务偿还优先。在判处没收财产时,不得涉及犯罪分子配偶的合法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发布的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补充规定。该规定针对证券、期货犯罪制定了详细追诉标准,包括违规披露、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行为的具体追诉情形。这是司法机关首次专门制定此类标准,有助于行政执法和刑事执法的衔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