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8条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一旦被监视居住,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计算起始日为监视居住开始的第二天。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2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的传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计算起始时刻为传唤开始的次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92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的拘传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计算起始时刻为拘传开始的次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5条规定,对被拘留人的讯问期限不得超过24小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对被逮捕人的讯问期限不得超过24小时,计算起始时刻为逮捕开始的次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对被拘留的人,除了有碍侦查或无法通知的情况外,需要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通知其家属或所在单位,告知拘留原因和羁押的处所。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情况下,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9条第1款和第2款规定,应在拘留后的次日起3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特殊情况下可延长1至4日。对于重大嫌疑分子,如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可延长至30日。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1条第2款规定,对于被逮捕的人,除了有碍侦查或无法通知的情况外,需要在逮捕后的24小时内通知其家属或所在单位,告知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18条规定,对于扣押的物品、文件、邮件、电报或者冻结的存款、汇款,一旦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应在查清后的三日内解除扣押或冻结,并退还给原主或邮电机关。
传唤证是否必须当面送达,以及传讯、传唤和拘传的区别。传唤不具有强制性,不属于强制措施,目的是使诉讼程序按计划进行,弄清案情。传唤须用传票,载明相关信息并依法送达。拘传具有强制性,适用于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及现行犯。传讯与传唤在司法实践中基本通用,但二者
在我国刑事拘留37天后是否会在个人案底中留下记录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刑事拘留只是一种强制措施,只有被判有罪才会产生犯罪记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刑事拘留的程序,包括拘留申请、执行拘留、通知家属以及拘留处理结束后的结果。
刑事诉讼中退侦后是否能办理取保候审的问题。在退回补充侦查期间,如果侦查期间强制措施到期且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公安机关可将强制措施变更为取保候审。补充侦查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最多两次。若证据不足,人民检察院可作出不起诉决定。
拘传时间的限制以及适用条件。拘传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计时始于犯罪嫌疑人到案时刻。拘传的对象需要是自然人等并被传唤两次,无抗拒的特殊情况不能适用拘传措施。当被执行人不出庭且经过批评教育后仍不主动到庭时,可采取强制措施拘传到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