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拘传 > 拘传的适用对象范围有哪些

拘传的适用对象范围有哪些

时间:2023-10-06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7446

拘传的适用对象及证据条件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拘传的适用对象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经合法传唤但没有正当理由不到案的人;二是根据案件情况有必要直接拘传的人。目前,各机关对于拘传的证据条件并未做具体规定,因此,即使执法机关严格按照刑事诉讼法执行,仍然存在拘传被滥用的可能性。

拘传的程序

审批程序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拘传应当经过检察长批准,并签发拘传证。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拘传应当经过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执行程序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公安机关在拘传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出示拘传证,并要求犯罪嫌疑人在拘传证上签名盖章和留下指纹。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应当要求其在拘传证上填写到案时间;讯问结束后,应当要求其在拘传证上填写讯问结束时间。如果犯罪嫌疑人拒绝填写,侦查人员应当在拘传证上做出相应注明。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人民法院决定的拘传由司法警察执行,执行人员不得少于2人。在拘传时,应当出示拘传票。对于拒绝拘传的情况,可以使用戒具进行强制。拘传后应当在12小时内进行讯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对于拘传程序的规定与此大致相同,但要求拘传后必须立即进行讯问。

拘传的变更和解除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如果需要将被拘传人的强制措施变更为其他措施,应当在拘传期间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对于不批准的情况,应当立即结束拘传。

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如果人民检察院需要将被拘传的犯罪嫌疑人的强制措施变更,应当经过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的决定,并在拘传期限内办理变更手续。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传唤证必须当面送达吗

    传唤证是否必须当面送达,以及传讯、传唤和拘传的区别。传唤不具有强制性,不属于强制措施,目的是使诉讼程序按计划进行,弄清案情。传唤须用传票,载明相关信息并依法送达。拘传具有强制性,适用于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及现行犯。传讯与传唤在司法实践中基本通用,但二者

  • 拘传时间的限制

    拘传时间的限制以及适用条件。拘传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计时始于犯罪嫌疑人到案时刻。拘传的对象需要是自然人等并被传唤两次,无抗拒的特殊情况不能适用拘传措施。当被执行人不出庭且经过批评教育后仍不主动到庭时,可采取强制措施拘传到庭。

  • 上诉失败的处理方式

    民事诉讼中上诉失败的处理方式。败诉方需承担法律责任并依法交纳起诉费。上诉需满足法定条件,包括主体资格、可上诉对象和上诉期限等。提起上诉时需向原审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并根据规定交纳相应费用。

  • 罚金和罚款的区别

    罚金和罚款在法律性质、执法机关、适用对象等方面的区别。罚款属于行政处罚,由行政执法机关决定,适用于一般违法分子;而罚金属于刑事处罚,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适用于犯罪分子。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罚金的特征和分类。

  • 强制医疗包括哪几个方面
  • 不能监外执行的罪犯有哪些
  • 免费法律援助的条件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