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采取定性分析和定时分析的方法,广泛收集客户信用状况的资料,并根据这些资料评估客户的信用品质。资料可以通过直接查阅客户财务报表或从银行获取客户信用资料,也可以与其他往来单位交换信息。通常采用"5c"评估法和信用评分法等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应用于减少与信用差的客户的赊账行为,并加强对往来频繁、金额大或风险高的客户的监管。信用评分法综合考虑主观和客观因素,采用统计方法评估客户的信用质量。
企业可以参考西方商业信用理解,制定适合自身的可防范风险的赊销方针。例如:
(1) 有担保的赊销:在合同中规定客户在赊欠期内提供担保,赊欠过期则承担法律责任。
(2) 条件销售:与客户签订附带条件的销售合同,赊欠期间货物所有权仍属销售方所有,客户只有在货款结清后才能取得所有权。若不能偿还欠款,企业有权收回商品以弥补部分损失。
企业内部应制定赊销限额,各级管理人员可批准限额以下的赊销,超过限额的需报经上级或经理审批。这种分级管理制度有利于将赊销业务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审批制度与销售政策、财务控制相互连接,并与企业的组织架构相配合。
企业应对与其有经常性业务往来的客户进行单独管理,通过付款记录、账龄分析表和平均收款期判断个别账户是否存在欠款问题。如果赊销业务繁忙,无法对所有客户进行单独管理,可侧重于总额控制。信用管理人员应定期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收款期、收款占销售额比例以及坏账损失率,编制账龄分析表,按账龄分类估计潜在的风险损失,并相应调整信用政策。对大客户和小客户进行区别管理,对大客户进行系统化的资料管理,包括深入的信用调查、客户的股本投资结构、主要经营管理人、财务状况等。对长期交易多年的客户也应定期更新资料,不能因为客户长期交易、金额不高且信用良好而放松危机管理意识。
以上是关于企业信用政策的具体运用的知识,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在网上进行搜索查询。
法律咨询合同的印花税问题。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法律咨询合同不在印花税的征税范围内,因此无需为法律咨询合同支付额外的印花税。当事人在签订法律咨询合同时,无需考虑印花税的支付问题。
法院系统为提高案件结案率,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所采取的措施。通过发放债权凭证的方式结案,确立再申请执行制度,并督促被执行人及时履行债务,以保护当事人权益。浙江法院系统实践债权凭证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被收购公司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按评估价格冲减固定资产,购买法下的会计处理方法,以及资产差异的来源。文章还通过A公司与B公司的案例,详细说明了会计处理的步骤。折旧的会计处理在并购企业的固定资产处理中非常重要,需参考平时的折旧做账经验,但又不完全
如何认定逃避追缴欠税行为。首先确认欠税事实的存在,要考虑是否超过法定期限及欠税原因。其次,要看行为人是否有实际的逃避行为,如转移财产和隐匿财产。最后,犯罪目的是导致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税。此外,文章还介绍了逃避追缴欠税罪的主体,即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