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下公民可以扭送?
时间:2024-12-02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哪些情形下公民可以扭送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扭送的情形主要有:
1. 正在实行犯罪或者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公民有权在紧急情况下协助司法机关同犯罪作斗争。如果公民发现有人正在实行犯罪或者犯罪后即时被发觉,可以采取扭送的方式将犯罪嫌疑人交由司法机关处理。
2. 通缉在案的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公民有权在紧急情况下协助司法机关同犯罪作斗争。如果公民得知有人被通缉在案,可以采取扭送的方式将通缉犯交由司法机关处理。
3. 越狱逃跑的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公民有权在紧急情况下协助司法机关同犯罪作斗争。如果公民发现有人越狱逃跑,可以采取扭送的方式将越狱犯交由司法机关处理。
4. 正在被追捕的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公民有权在紧急情况下协助司法机关同犯罪作斗争。如果公民发现有人正在被追捕,可以采取扭送的方式将追捕对象交由司法机关处理。
扭送是指什么
根据我国法律,扭送是指公民在紧急情况下协助司法机关同犯罪作斗争的一种权利。当公民抓住人犯后,应立即将其送交司法机关处理,而不得擅自拘禁。司法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来的人犯,不论是否属于自己管辖的范围,都应当接受,并立即进行讯问。如果认为不构成犯罪或者并非通缉在案的情况,应立即释放;如果需要进一步审查处理,根据管辖分工,应移送给主管机关处理;如果需要拘留或者逮捕,应按照法定程序迅速办理拘留或者逮捕手续。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扭送造成违法人员受伤扭送群众是否担责
扭送造成违法人员受伤时扭送群众的法律责任。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如果是正当扭送且造成被扭送人员受伤,扭送群众通常不用承担责任。但如果是扭送错误或超出法定范围,则需承担责任。文章还介绍了正当防卫与扭送行为的相关法律规定,并建议扩大接受扭送对象的单位和个人范
-
公民的依法扭送行为
公民的扭送权利及其法律意义。公民扭送是阻止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扭送行为体现了公民的人权和社会正义。公民的扭送权利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是正当且合法的。司法机关要求犯罪嫌疑人提供保证人或保证金以确保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扭送行为能够保护被害人的权益免受犯罪侵害
-
扭送行为是否构成非法拘禁罪
扭送行为是否构成非法拘禁罪的问题。文章指出,根据法律规定,非法拘禁罪涉及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而扭送行为若出于公民权利行使的目的,比如扭送追捕逃犯至公安机关,不构成非法拘禁罪。文章还针对扭送行为中可能存在的经济纠纷和私利动机进行了分析,强调扭送
-
扭送派出所是否可以
除司法机关外,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基层公安保卫组织或人员都有义务接受扭送对象。但对扭送对象的处理权仍只归于司法机关。这样才能真正便利扭送,鼓励扭送。扭送是指公民将当场抓获的违法犯罪分子强制送交司法机关处理的行为。满足扭送条件的,公民有权利扭送。从我国
-
扭送错误且被扭送人受伤公民要赔偿吗
-
扭送造成违法人员受伤由谁赔偿
-
扭送的对象要传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