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扭送犯罪嫌疑人的必要程序
时间:2025-05-10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法律规定扭送措施是为了鼓励公民自觉行动起来,积极协助公安司法机关捉拿犯罪分子,及时、有效地帮助公安司法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扭送体现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依靠群众、实行专门机关与依靠群众相结合的诉讼原则。那么,群众扭送犯罪嫌疑人的需要办理哪些程序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提供相关介绍,供您参考。
公民扭送的程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任何公民在以下情形下,可以立即将犯罪嫌疑人扭送至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处理:1. 当事人正在实施犯罪行为或犯罪行为刚刚被发现;2. 犯罪嫌疑人在通缉名单中;3. 犯罪嫌疑人越狱逃跑;4. 犯罪嫌疑人正在被追捕中。在公民将具备法定情形的犯罪嫌疑人抓住后,应立即将其送交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处理。任何人都不能拖延交付,也不能私自拘禁或非法审讯。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接收和处理程序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都应当接受公民扭送的犯罪嫌疑人,并立即进行讯问。然后根据各自的管辖分工,决定由谁来处理。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依法移送具有管辖权的机关进行处理。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但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情况,应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相关机关处理。如果发现不具备拘留或逮捕条件,应向扭送的公民解释情况,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然后释放被扭送人。同时,公安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应告诫被扭送人不得对扭送群众实施打击报复,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公安、检察、法院人员对于有功的扭送人应予以表扬和鼓励,以激励正义之举,鼓舞群众与犯罪行为进行斗争。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法扭送:权利与限制
刑事诉讼中的扭送行为,包括其定义、权利与限制。公民在特定情况下有权将犯罪嫌疑人扭送给司法机关处理。扭送是中国法律赋予公民协助打击犯罪的权利。但扭送对象只能送往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这一限制对保护扭送对象和应对反抗威胁不利。建议扩大接受扭送对象的范围
-
群众扭送犯罪嫌疑人的必要程序
公民扭送犯罪嫌疑人的必要程序,包括公民扭送的法定情形、接收机关的处理程序以及对扭送人的奖励和告诫。公民扭送是打击犯罪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必须遵循法定程序,确保不侵犯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公民在法律实施中如何协助司法机关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民在遭遇正在实施犯罪、通缉在案的犯罪嫌疑人、越狱逃跑犯以及正在被追捕的犯罪分子时,可以将其扭送至司法机关。公民应勇敢拿起法律武器,与犯罪分子共同斗争,共同维护社会治安。
-
异地扭送的处理方法
扭送的定义、性质及异地扭送的处理方法。扭送是公民将犯罪嫌疑人送交公、检、法机关处理的行为。异地扭送需进行合法性审查,并立即通知所在地公安机关。公民应注意及时交送、尊重被扭送人权益,并积极配合公安司法机关工作。有效处理异地扭送,保障公民和被扭送人的合法
-
公民的依法扭送行为
-
扭送的对象要传唤吗
-
扭送可否认定为投案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