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择恰当的询问地点:通知当事人或证人到执法机关接受询问,或者在其办公地点或住所进行询问。
(2) 个别进行询问:防止被询问人之间相互干扰,影响证据的真实性和案件的定性。
(3) 记录询问笔录:客观、如实地记录询问过程和内容,包括身份情况、身份证明、权利义务告知、申请回避情况、问题提出和被询问人陈述等。必要时可以拟定询问提纲。
(4) 被询问人核对笔录:被询问人应核对询问笔录,以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5) 签名、盖章或确认:被询问人和办案人员应在询问笔录上签名、盖章或以其他方式确认,以确保笔录的合法性和可信度。
(1) 由具有执法资格的办案人员当场制作:全面记录现场情况,客观、真实地记录重点问题。
(2) 规范、简练、客观的文字:标明执法人员身份、告知当事人权利的内容,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形容词、成语或含混不清的概念。
(3) 被当事人或证人签名或盖章:办案人员与当事人或证人应在现场检查笔录和现场勘验笔录上签名或盖章,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复制件应与原始证据内容一致,证据提供人在复制、影印、抄录原始证据后,应与复制件进行对比。如果复制件与原始证据完全一致,证据提供人应标明“经核对与原件无误”,并注明出证日期、证据出处,签名或盖章。
(1) 首先选择收集原始载体。
(2) 在复制视听资料时,应注明制作时间、制作人,以及该资料的制作方法和证明对象。
(3) 声音资料应附有文字记录,记录该声音内容。
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处理尸检报告的方式。规定中明确了公安机关可以进行尸体解剖以确定死因,并通知家属到场或记录无法通知的情况。对于查明死因且无需继续保存尸体的,公安机关通知家属领回或经批准及时处理。对于没有异议的尸检报告,公安机关认为无需保留尸
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的界限。非法证据指侵犯公民权利,违反法定程序,影响证据可采性的证据。瑕疵证据是在取证过程中存在轻微违规但可进行补正或合理解释的证据。两者判断标准包括侵犯公民权利的程度、违反法定程序的性质和程度,以及证据可采性的影响。文章还讨论了关于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以其所属的人民政府为被告;实行垂直领导的,以垂直领导的上一级行政机关为被告。尽管目前行政诉讼法和司法解释都未作规定,但作者以为,凡是违反证据提供规则、证据调取和收集规
首先,《行政诉讼法》及其以前的司法解释对提供证据的要求基本上未作规定,实践中缺乏统一的规范和做法,而其他行政法律法规对证据的形式要求一般也少有规范,《证据规定》的该部分规定无疑填补了行政诉讼证据的一项重大空白。这些规定将会大大推动行政机关收集证据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