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庭翻供的如何采信
时间:2024-03-08 浏览:5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案件发生当下一些被告或是证人接受警方的询问的时候,给出了证词,后来在法院庭审的时候又当庭翻供,将自己之前所说的都否决掉,而这类翻供的情况并不少发生,当庭翻供的如何采信?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打听到了相关内容如下。
当庭翻供的采信问题
被告人在刑事诉讼审判中的翻供现象
被告人在刑事诉讼审判中经常出现当庭翻供的情况。被告人在翻供时通常会强调自己在公安机关期间被刑讯逼供,因此之前所做的供述是不真实的,并当庭否认犯罪事实。法庭需要决定是否相信被告人当庭的供述,还是之前的供述。
被告人在公安机关做出有罪供述的情况
根据了解,被告人在公安机关期间做出有罪供述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被告人在公安机关被讯问时所做的有罪供述是发自内心的坦白;二是被告人在公安机关被讯问时被刑讯逼供,但其所做的有罪供述是真实的;三是被告人在公安机关的确被侦查人员刑讯逼供,违心做出了虚假的有罪供述。
刑事诉讼法对被告人当庭翻供的规定
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二对此进行了明确规定:被告人庭审中翻供,但不能合理说明翻供原因或者其辩解与全案证据矛盾,而其庭前供述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的,可以采信其庭前供述。被告人庭前供述和辩解存在反复,但庭审中供认,且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的,可以采信其庭审供述;被告人庭前供述和辩解存在反复,庭审中不供认,且无其他证据与庭前供述印证的,不得采信其庭前供述。
被告人当庭翻供的结果
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当庭翻供可能会引发以下两种结果:一是不再认定为自首、坦白等法定从轻处罚的事由;二是共同犯罪中部分被告人不认罪的情况下,审理程序将由简易程序更改为普通程序。如果法院认为被告人翻供存在串供等嫌疑,法院可能会决定将正在取保候审的被告人逮捕,并变更强制措施。
被告人当庭翻供对审判结果的影响
被告人在法庭上翻供,并不一定会影响审判的结果。如果侦查机关的证据已经非常完善,被告人的翻供只会对自己产生不利影响,失去了“认罪态度良好”这一酌定从轻处罚的事由。可以说在刑事案件中,如果证据确凿或者被告人在侦查过程中一直有供述,而在法庭上突然翻供,法院通常不会予以采信。如果被告人的供词是该案的关键证据,而被告人当庭翻供的情况下,法院会要求公安机关进行补充侦查,待补充侦查完毕后再开庭审理。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法庭审理程序的规定
刑事法庭审理程序的相关规定。包括开庭时提供当事人信息,法庭调查阶段审查犯罪事实和证据,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以及合议庭评议和审判阶段确定被告人刑事责任和相关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具有法律效力。
-
刑讯逼供的法律规制
《刑事诉讼法》对于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的法律规制。规定对于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包括供述、证言和物证等。同时,也强调了人民检察院在调查核实非法证据收集情况时的职责,包括提出纠正意见和追究刑事责任。确保司法公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刑讯逼供行为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刑讯逼供罪的定义、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刑讯逼供罪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采用肉刑或变相肉刑手段强迫其作口供的行为。构成此罪必须满足主体、行为方式、目的和结果等要件。触犯刑讯逼供罪的行为人将受到法律严惩,若导致人员伤残或死亡,将从重处罚。需注意,非法
-
揭示犯罪事实,使被告人认罪服法的法庭调查中的讯问技巧
法庭调查中讯问被告人的重要作用和注意事项。公诉人需熟悉案情,全面掌控证据,针对犯罪构成要件展开讯问,并注重策略与语言规范。正确处理被告人翻供和沉默问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以揭露犯罪、证实犯罪。
-
中国与国际组织开展刑事司法协助的法律依据
-
公安是否能够认定伪造证据
-
刑讯逼供罪的相关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