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会计法 > 会计核算 > 债权凭证制度是怎样的

债权凭证制度是怎样的

时间:2024-10-02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954

一、债权凭证制度的概述

债权凭证是指在执行程序中,执行法院向申请人发放的一种权利证书,用以证明申请执行人对被执行人享有债权的权利。在实践中,当执行法院经过调查后发现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履行能力,并且申请人无法在法院规定的申报期限内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和证据时,执行法院会签发债权凭证给申请人,此时执行程序终结。然而,一旦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具备履行能力,可以再次凭债权凭证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债权凭证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实施债权凭证制度以来,其效果在法律和社会层面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1. 保留当事人私法上的请求权

债权凭证制度通过发放债权凭证,确立了执行程序中的债权保留制度,从而解决了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在执行终结后仍受法律强制力保护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债权凭证制度只是本次执行程序的终结,并非执行程序的彻底终结。这一点对于《民事诉讼法》第233条规定的六种终结执行情形是一种创新,当然也是有法律依据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3条的规定:“被执行人仍不能偿还债务的,应当继续履行义务。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此外,民事诉讼法适用意见第296条又规定:“债权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3条的规定请求人民法院继续执行的,不受民事诉讼法第219条所规定期限的限制。”

2. 形成被执行人心理上的“一辈子负债”

债权凭证对被执行人产生了心理上的影响,使其形成了“一辈子负债”的心理压力。这种无形的心理震慑力量迫使部分被执行人履行了还款义务,从而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逃税罪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逃税罪的定义、构成要件、刑罚和立案标准。逃税罪指通过欺骗、隐瞒等手段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逃税罪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立案标准涉及逃税数额、时间和行为性质等方面。

  • 民间借贷利息个税应缴纳多少?

    民间借贷利息个税的相关问题。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借款利息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分类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等,均适用超额累进税率或比例税率。对于劳务报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也适用20

  • 债权凭证的记载要求

    债权凭证的记载要求,内容包括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基本情况、债权金额和依据、执行费的交纳情况、债权凭证持有人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债权凭证的期限等。详细说明了这些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以保障双方的权益和交易安全。

  • 企业已转让,债权债务如何解决

    此时需通知公司债权人,要是债权人不同意公司转让的话,则可以要求公司提前清偿债务。而在公司进行转让后,公司原有的债务应由转让后的公司进行承担。而“债权凭证”是指在“债权凭证”制度中,由人民法院发给债权人一种书面凭证。在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被执行人有财产

  • 债权凭证制度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 债权凭证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 债权凭证制度产生的积极作用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