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诉讼中辩护一方用来反驳控诉方指控刑事被告人有罪、罪重的证据。与控诉证据相对称,是证据分类的一种。
凡是证明没有发生犯罪事实,以及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应当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证据,都属于辩护证据。又称“防御证据”。但辩护证据不等同于无罪证据。在承认有罪的前提下,证明被告人罪轻或者应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证据亦属于辩护证据。
辩护证据与控诉证据的分类具有相对性,目的是说明控辩双方运用证据不同的证明作用。有时一个证据具有双重性。如针对指控被告杀人罪提出过失伤害致死的辩护意见,就既有承认伤害致死的控诉证据,又有否认故意杀人的辩护证据的双重因素。有时辩护证据与控诉讼据因情况变化而相互转化。如被告方用虚假证据作辩护,发现后会转化为控诉证据。辩护证据通常是由辩护一方提出的证据,但并非都是如此。
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大陆法系国家公诉人也有责任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明确理论上的分类,又重视分析诉讼中出现的复杂情况,有助于全面收集和审查判断证据。
补充起诉
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发现遗漏犯罪人或犯罪事实,经补充侦杏,查明犯罪实后,对原起诉予以相应补充的一种诉讼活动。
依据有关规定,人民法院按照第一审程序在审理共同犯罪案件中,如果发现人民检察院漏了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案人或犯罪事,即建议人民检察院对遗漏部分补充侦查,人民检察院查清事实后补充起诉。人民检院如果发现已经起诉的共同犯罪案件中有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案人没有起诉的,或有罪事实遗漏未起诉的,应当补充侦查后补充起诉。人民法院对不起诉的被告人或未起诉犯罪,在人民检察院没有改变决定前,不应直接进行审判。
刑讯逼供行为的法律责任。文章介绍了刑讯逼供的刑事责任和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刑法》中关于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的刑罚。此外,文章还阐述了刑讯逼供涉及的立案标准,包括多种形式的恶劣手段、造成的健康损害、导致死亡或精神失常等情形。最后强调了对刑讯逼供行为进行严
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制度。辩护人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维护其合法权益。辩护人的范围广泛,包括律师、人民团体推荐的人等。被告人享有多种辩护权,如陈述权、辩论权等。刑事辩护分为自行辩护、委托辩护和指定辩护三种方式,辩护人需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据
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被告人有权拒绝辩护和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的人身权利保护等规定。同时,也阐述了辩护人的主要义务,如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的证据和意见,遵守看管场所和法庭规则等。对于辩护人涉嫌犯罪的情况,侦查机关应当依法处理并通知相
刑讯逼供的取证手段及相关法律规定。辩护律师在询问证人或被害人、调取书证或物证、采用鉴定结论等方面需遵循一定规定,不能采取强制性措施。同时,对于刑讯逼供罪,司法工作人员如使用肉刑或变相肉刑逼取口供,将受到法律的处罚。刑讯逼供罪的具体处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