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诉讼中辩护一方用来反驳控诉方指控刑事被告人有罪、罪重的证据。与控诉证据相对称,是证据分类的一种。
凡是证明没有发生犯罪事实,以及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应当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证据,都属于辩护证据。又称“防御证据”。但辩护证据不等同于无罪证据。在承认有罪的前提下,证明被告人罪轻或者应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证据亦属于辩护证据。
辩护证据与控诉证据的分类具有相对性,目的是说明控辩双方运用证据不同的证明作用。有时一个证据具有双重性。如针对指控被告杀人罪提出过失伤害致死的辩护意见,就既有承认伤害致死的控诉证据,又有否认故意杀人的辩护证据的双重因素。有时辩护证据与控诉讼据因情况变化而相互转化。如被告方用虚假证据作辩护,发现后会转化为控诉证据。辩护证据通常是由辩护一方提出的证据,但并非都是如此。
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大陆法系国家公诉人也有责任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明确理论上的分类,又重视分析诉讼中出现的复杂情况,有助于全面收集和审查判断证据。
补充起诉
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发现遗漏犯罪人或犯罪事实,经补充侦杏,查明犯罪实后,对原起诉予以相应补充的一种诉讼活动。
依据有关规定,人民法院按照第一审程序在审理共同犯罪案件中,如果发现人民检察院漏了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案人或犯罪事,即建议人民检察院对遗漏部分补充侦查,人民检察院查清事实后补充起诉。人民检院如果发现已经起诉的共同犯罪案件中有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案人没有起诉的,或有罪事实遗漏未起诉的,应当补充侦查后补充起诉。人民法院对不起诉的被告人或未起诉犯罪,在人民检察院没有改变决定前,不应直接进行审判。
我国刑法中的伪证罪,详细阐述了证人、鉴定人等在刑事诉讼中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等行为将面临的法律处罚。同时,也介绍了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的相关罪行,强调只有在故意伪造证据的情况下才构成犯罪,无意失实不属于伪造证据的范畴。
刑事辩护证据的运用及其重要性。在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律师面临证据获取难度增加的挑战。善于发现辩护证据对律师而言至关重要,有助于促进程序公正和增强辩护效果。庭审质证是获取辩护证据的主要途径。因此,律师需要善于运用技巧和能力,确保辩护证据的有效运用,
《刑事诉讼法》对于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的法律规制。规定对于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包括供述、证言和物证等。同时,也强调了人民检察院在调查核实非法证据收集情况时的职责,包括提出纠正意见和追究刑事责任。确保司法公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刑讯逼供罪的定义、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刑讯逼供罪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采用肉刑或变相肉刑手段强迫其作口供的行为。构成此罪必须满足主体、行为方式、目的和结果等要件。触犯刑讯逼供罪的行为人将受到法律严惩,若导致人员伤残或死亡,将从重处罚。需注意,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