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事实辩护是指律师通过正面论述和证明被告人的具体行为与公诉机关提出的案件事实不同,从而反驳公诉机关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这种辩护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陈述或证明被告人不具备法定的犯罪主体要件。
(2) 陈述或证明被告人主观上不具备犯罪故意或犯罪目的。
(3) 陈述或证明被告人客观上未实施犯罪行为。
(4) 陈述或证明不具备某些犯罪构成所要求的犯罪目的和犯罪后果。
阻却违法性事由辩护是指律师通过提出被告人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被告人因其他原因(精神原因)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被告人有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或意外事件等情形,来阻止被告人的行为被认定为违法。
情节辩护是指律师根据案件事实提出被告人具有初犯、自首、立功、坦白、被害人过错、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在共同犯罪中的从属地位、受威胁犯罪等有助于从轻处罚的事实和情节,以争取对被告人的宽大处理。
针对公诉机关对被告人的指控,刑事辩护可以采用证据不足辩护的方法。证据不足辩护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当指控方只提供了单一证据,而该证据无法独立证明被告人的罪行时,律师可以辩称该证据不足以定案。
律师有权质疑控方提供的证据是否合法、真实,并提出证据与案件无关联的论点,以削弱该证据对被告人的指控。
当指控方提供的证据无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无法证明被告人的罪行时,律师可以辩称证据不足以定案。
证据不充足不能定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形:
(1) 控辩证据相冲突,控方证据不能否定辩方证据;
(2) 控方证据不能排除合理怀疑。
刑事案件撤回起诉的法律依据及行使条件。法律依据包括相关法律规定,如情节轻微、已过追诉时效等可撤回起诉。行使条件则需满足不存在犯罪事实、犯罪事实并非被告所为等实质条件以及由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的形式要件。撤诉与其他诉讼程序有明显区别,一经准许,原诉讼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自诉适用情况。在受害人拥有证据或公安机关决定追究的情况下,受害人可提起自诉。相关法律参考包括侮辱、诽谤案等八项案件,被害人可直接起诉。对于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刑罚判定,根据伤亡后果、伤残等级、手段的残忍程度等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来确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条件及具体内容。该原则仅适用于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对二审法院有约束力,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包括刑期、刑种、附加刑和刑罚执行方法等。在共同犯罪案件、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罪名不当、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等情况都有具体适用内容
询问证人和被害人的法律程序和方式。侦查人员需充分了解案件和证人情况,选择适当的询问地点,个别询问证人,保障证人权益,并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特殊方式询问。询问被害人时需考虑其特殊地位,既认真听取陈述,又要注意分析陈述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并保护其个人隐私和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