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诉讼中,应尽量收集和运用原始证据。如果有原始证据,应直接收集原始证据。如果原始证据只能通过传来证据获得,也应尽量根据传来证据追根求源,收集原始证据。只有在收集原始证据确有困难时,才可以使用传来证据代替。对于能够将原始证据附卷的,应当附卷备查,以便在侦查、起诉、审判程序,以及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中进行审查。
在法庭调查中,应坚持要求原始证人亲自出席法庭,亲自陈述并接受质证。只有在法定情况下,才可以作为例外而允许原始证人以书面作证。
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亲自提审,不能仅满足于案卷中记录的口供或书面材料。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办案人员尽可能真切地了解案件的经过和具体情节,防止因证据多次转手、传抄而造成失真,避免对案件的认定出现失误。
传来证据由于经过了中间环节,同案件事实距离较远,因而失真的可能性较大。但是,不能因此而认为传来证据都不可靠,或者在诉讼中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传来证据仍然具有重要作用:
传来证据可以作为发现原始证据的线索。
传来证据可以作为判断原始证据是否可靠的依据。
传来证据可以代替某些无法提取的原始证据。
如果原始证据无法获得,只要传来证据查证属实,也可以作为定案的证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照相、录音、录像、复印等先进的技术手段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诉讼中,采用这些技术作为固定保全证据的手段,显示出其优越性。照片、复印件、录音、录像等传来证据可以生动、形象、清晰地再现原始证据的原始形态,并且可以永久留存,从而在诉讼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证明作用。特别是在某些原始证据已经灭失的情况下,这类传来证据更是不可缺少。因此,在各国的刑事诉讼中,各种传来证据被广泛使用。这也说明了司法实践对证据理论和证据立法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法制文明的不断进步。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所处的特殊地位。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不承担举证责任,但仍需履行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提供某些证据协助查明案情。被害人的陈述作为独立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犯罪嫌疑人讯问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的侦查人员负责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有至少两名侦查人员在场。对于不同情况下的犯罪嫌疑人,有不同的讯问方式和要求。讯问过程中应制作笔录,并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益,不允许使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
行政诉讼中言词证据作为定案依据的可行性,指出证据的完整性对案件走向的重要性,并列举了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种类。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言词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重新收集和制作的相关规定,强调公安机关在收集言词证据时需遵守法律程序,对未经重新收集和制作的言词证
刑事直接证据的定义、种类与特点。刑事直接证据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包括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书证、视听资料和物证等。其特点在于与案件证明关系直接,收集审查困难,易假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