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诉讼中,应尽量收集和运用原始证据。如果有原始证据,应直接收集原始证据。如果原始证据只能通过传来证据获得,也应尽量根据传来证据追根求源,收集原始证据。只有在收集原始证据确有困难时,才可以使用传来证据代替。对于能够将原始证据附卷的,应当附卷备查,以便在侦查、起诉、审判程序,以及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中进行审查。
在法庭调查中,应坚持要求原始证人亲自出席法庭,亲自陈述并接受质证。只有在法定情况下,才可以作为例外而允许原始证人以书面作证。
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亲自提审,不能仅满足于案卷中记录的口供或书面材料。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办案人员尽可能真切地了解案件的经过和具体情节,防止因证据多次转手、传抄而造成失真,避免对案件的认定出现失误。
传来证据由于经过了中间环节,同案件事实距离较远,因而失真的可能性较大。但是,不能因此而认为传来证据都不可靠,或者在诉讼中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传来证据仍然具有重要作用:
传来证据可以作为发现原始证据的线索。
传来证据可以作为判断原始证据是否可靠的依据。
传来证据可以代替某些无法提取的原始证据。
如果原始证据无法获得,只要传来证据查证属实,也可以作为定案的证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照相、录音、录像、复印等先进的技术手段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诉讼中,采用这些技术作为固定保全证据的手段,显示出其优越性。照片、复印件、录音、录像等传来证据可以生动、形象、清晰地再现原始证据的原始形态,并且可以永久留存,从而在诉讼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证明作用。特别是在某些原始证据已经灭失的情况下,这类传来证据更是不可缺少。因此,在各国的刑事诉讼中,各种传来证据被广泛使用。这也说明了司法实践对证据理论和证据立法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法制文明的不断进步。
刑事案件中证人提供证据的法律规定。证人需承担提供证据的义务,但提供的证据必须是真实合法的。证人的证言需经过庭审质证和认证才能作为定案依据。对于非法证据,言辞证据不予采信,实物证据在特殊情况下可予以采信。同时,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对威胁报复行为将
法院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四条规则。首先,强调间接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其次,要求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第三,间接证据之间必须协调一致,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最后,运用间接证据定案时必须遵循相关法律规定,间接证据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需与其
刑事证据审查判断方法,包括证据合法性和刑事证据类型。证据合法性主要解决证据资格问题,审查重点包括证据载体是否合法、取证主体是否适格以及取证方法和程序是否合法。刑事证据类型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八种,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根据。对于犯罪现场直
口罩诈骗的法律处理及证据要求。文章介绍了口罩诈骗的处罚依据和数额标准,并强调证据在诈骗案件中的重要性。诈骗行为若涉及金额较小则属于治安违法,涉及较大金额则可能构成犯罪。证据必须真实可靠,经过严格验证才能作为定案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