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使用的行政执法证据
时间:2024-04-17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司法实务当中,有相当多的刑事案件立案线索是来源于行政执法部门在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发现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行政机关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的案件时应同时移送该案件的证据材料,哪些行政执法证据能作为刑事证据使用?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欢迎阅读。
能作为刑事证据使用的行政执法证据
第一种观点
根据第一种观点,能作为刑事诉讼证据使用的行政执法证据仅限于实物证据或称为"客观证据"的证据形式。这些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以及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等,不包括其他言词证据。
第二种观点
根据第二种观点,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的规定,能作为刑事诉讼证据使用的证据材料包括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客观证据,而不包括主观证据,如证人证言笔录、调查询问笔录等。立法工作人员也持有这种观点,认为涉及的证据材料范围是实物证据,不包括证人证言等言词证据。
第三种观点
根据第三种观点,能作为刑事诉讼证据使用的行政执法证据不限于实物证据,还包括部分言词证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均持有这种观点。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64条,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材料,经人民检察院审查符合法定要求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鉴定意见、勘验、检查笔录,经人民检察院审查符合法定要求的,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案件,对于有关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涉案人员供述或者相关人员的证言、陈述,应当重新收集,除非涉案人员或者相关人员因路途遥远、死亡、失踪或者丧失作证能力,无法重新收集,但供述、证言或者陈述的来源、收集程序合法,并有其他证据相印证,经人民检察院审查符合法定要求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60条,公安机关接受或者依法调取的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勘验笔录、检查笔录等证据材料,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综上所述,根据司法实务,行政执法阶段收集的实物证据或客观证据,经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查认可的,基本上都可以作为刑事诉讼证据使用。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第一章 供电监管总则
加强供电监管、规范供电行为的相关内容。电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负责全国供电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遵循公开、公正和效率的原则。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同时需要接受电力监管机构的监管。监管内容包括供电能力、供电质量、电压监测点设置、供电安全、电力社会普遍服
-
分公司是否可以作为行政处罚主体?
分公司是否可以作为行政处罚主体的问题。针对某工程项目因未经验收擅自交付使用受到执法部门处罚的情况,讨论了分公司作为行政处罚主体的法律依据、可操作性及主体资格。分公司可以作为行政处罚对象,但需具备合法经营资格,执法部门应掌握其违法行为事实并具备确凿证据
-
行政执法人员的主要权利
行政执法人员的主要权利与义务,包括职务身份保障权、履行职务权、经济保障权、申诉权等权利以及依法履行职务、服从命令、保守国家秘密等义务。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处罚权的设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和地方性法规的设定权限。
-
缉私局拘留人的关押地点
缉私局对拘留人的关押地点问题,包括不同拘留类型下的关押地点差异。缉私局是中国公安机关和海关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打击走私犯罪。自1月1日起,海关走私犯罪侦查机构更名为缉私机构,海关缉私警察增加了行政执法职能。组织结构上,海关总署缉私局下设有多个处室。
-
询问证人的法律程序和方式
-
城管是否具有执法权的问题
-
工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