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审理公诉案件时,公诉人只能提出量刑建议,具体判决权归法院。然而,如果法院的判决不合理,检察院有权提起抗诉。
县级法院,即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普通刑事案件是指除了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和外国人犯罪案件之外的案件。
然而,并非所有的普通刑事案件都由基层人民法院进行第一审审判。如果案件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3条的规定,应由中级人民法院进行第一审审判。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3条的规定,如果刑事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告人一方或双方是在港、澳、台居住的中国公民或其住所地是在港、澳、台的单位,由犯罪地基层人民法院审判。对于港、澳、台同胞提起的案件,应当出示港、澳、台居民身份证、回乡证或其他能够证明本人身份的证明。
刑事案件起诉书的内容和要求,包括起诉书的主要部分如首部、犯罪事实和证据、结论和附项等。文章还介绍了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意义和权力以及刑事案件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送达起诉书副本、通知相关人员和公开审判等流程。
各级法院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的管辖权。基层法院审理普通刑事案件,中级法院负责重大刑事案件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高级法院覆盖全省范围内的重大刑事案件,而最高法院则负责全国范围。此外,上级法院在必要时可审理下级法院管辖的案件,且案件通常由犯罪地法
刑事案件在公诉科中如何变更强制措施以及提起公诉的条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公诉科负责审查并决定是否提起公诉。提起公诉的条件包括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凿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关于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解释。详细阐述了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认定标准,包括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情形、酌情从重处罚的情形以及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同时,还明确了虚假恐怖信息的定义。对于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应选择一项重罪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