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核阶段主要工作包括:
一、参加初核人员的确定,根据案件复杂情况和严重程度,最低不少于二人;
二、制定初查方案,明确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和需要核实的内容;
三、实施初查,根据案件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初核的时间、范围、程序,尤其要优先收集那些处于不稳定状态、随时可能流失的证据;
四、明确初查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工作纪律。
立案是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其管理权限对纪检监察对象的有关违纪问题经过初步调查核实后,认为确有违纪事实,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决定进行深入调查,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手续的一种程序性活动。
立案的条件是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违纪违法的事实,二是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立案要求准确及时,分级立案。
案件调查是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案件的中心环节,它是进行初核、立案后的一道关键工序。在调查核实阶段,需要对初查认定的问题充实完善证据,同时全面调查取证涉及的其他问题以及有关责任人的问题。
调查过程中,要查清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违纪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条件;违纪行为的发展过程及情节;违纪手段;涉及的人和事以及有关问题的状况;造成的后果。
立案调查结束后,如需追究党政纪责任,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审理。案件检查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党政纪为准绳,确保案件调查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移送审理要求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在移送审理过程中,需要收集的证据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中国刑事公诉权所面临的监督问题及其成因。在监督侦查机关和审判机关的过程中,公诉权被视为较为弱小。文章分析了公诉权在监督中的困境,包括侦查程序垄断、审判权独立性的压力、公诉监督缺乏有效的制约形式以及检察机关内部存在的问题等。因此,当前需要加强公诉权的独
审查起诉的概念、作用、法律依据、流程和参考案例。审查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不起诉或撤销案件的诉讼活动。审查起诉过程中,需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如调查核实证据,确保程序合法。参考案例中的甲涉嫌故意杀人案,因存在
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介绍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定义和特殊性。对比了刑事自诉案件与刑事公诉案件的区别,详细阐述了刑事公诉案件的流程,包括立案、侦查、拘留、逮捕、审查起诉等阶段。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刑事诉讼案件的时效对于确保诉讼的公正性和及时性中的重要
刑事案件复查的相关法律规定。其中,包括刑事申诉案件的审查期限、复查程序以及不服人民检察院诉讼终结刑事处理决定申诉案件的复查。复查过程中需要全面审查申诉材料和案卷,并制作阅卷笔录。如原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应当补充调查。同时,对于被害人及被不起诉人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