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会计法 > 会计核算 > 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现状是怎样的

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现状是怎样的

时间:2023-10-09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078

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现状

1、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即过渡负债

从资产负债结构上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对30.2万户国有企业进行清产核资的结果,1995年这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了69.3%。其中资产总额74721亿元,负债总额51763亿元,所有者权益为2295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仅是企业账面资产负债情况,如果考虑到不良不实资产核销、待处理资产的因素,则实际的资产负债率将超过75%。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明显属于偏高的资产负债率。

由于负债率的上升,国有企业的利息负担也迅速增加。据相关统计资料反映,1995年国有工业企业支付利息1250亿元,比1980年增加63倍,比1990年增加3倍。从企业日常现金流量的角度考虑,大大加重了企业的现金负担,甚至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运作。

2、存在着大量不良债务

从不良债务的角度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对30.2万户国有企业进行清产核资的结果,30.2万户工业企业中资产负债率在100%以上的有5.1万户,而在负债率低于100%的企业中,有6.1万户企业的损失挂帐大于所有者权益,处于实际上的资不抵债状态。这样一来,两者合计共有11.2万户企业实际处于资不抵债状态,占总户数的37.2%。

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是,与这些资不抵债企业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债权方(也包括国有银行),存在着大量的不良债权和潜亏因素,从而也会大大影响这些企业的资产状况,进而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的不良债务循环圈。前几年影响比较突出的“三角债”问题,就是这一影响的真实写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对应收账款在设定质押后的处理方式

    应收账款在设定质押后的处理方式,包括转让问题、清收与使用问题以及管理问题。在转让问题上,应收账款在质押后一般不得转让,出质人如欲转让需经质权人同意。在清收与使用问题上,应收账款的债务人支付的款项应优先用于清偿所担保的债权。在管理问题上,出质人应履行对

  • 个人制造假账的法律处罚

    个人制造假账的法律处罚。对于情节不严重且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个人将受到《会计法》规定的罚款和行政处分。对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情况,个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如有期徒刑和罚金,具体处罚程度取决于逃税数额和所占应纳税额的比例。文章还强调了伪造会计凭证的法律处罚

  • 利润确定的计算方法

    利润确定的计算方法和新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利润确定涉及资产计价和利润表的编制,可采用资产负债表法和损益表法。新企业所得税法降低了内外资企业的税率,建立了公平的市场环境,减轻了上市公司所得税负担,增强了股市投资价值。

  • 债权凭证制度的法律属性不明确,限制了其社会功能的发挥

    债权凭证制度的法律属性不明确的问题,其社会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债权凭证并未改变人们对法院出具“法律白条”的认识,实施中增加了法院工作量,且缺乏明确的执行措施标准和有效监督。尽管设立债权凭证的初衷是保护债权人权益、提高法院执行效率,但实际上并未达到预期

  • 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托管模式有几种
  • 国有企业破产的条件
  • 国有企业破产申报的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