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阶段是指从侦查机关立案侦查开始到案件侦查完毕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止的过程。在这个阶段,犯罪嫌疑人通常被羁押在看守所,除了律师和办案人员,其他人员包括家属均不得会见。律师在侦查阶段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会见犯罪嫌疑人,向其通报家属的关切,缓解其焦虑情绪,给予心理安慰。
2. 为犯罪嫌疑人讲解其所涉嫌罪名及相关法律知识,使其对所面临的困境有清醒的认识。
3. 从犯罪嫌疑人处了解无罪或罪轻的犯罪线索,帮助保留有利证据,为以后的辩护做准备。
4. 最大限度地避免刑讯逼供的发生,代理犯罪嫌疑人提起申诉、控告,有效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
5. 帮助犯罪嫌疑人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争取立功机会,减轻处罚。
6. 根据案情帮助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化解危机。
7.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律师还将增加询问在场工作,以更好地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审查起诉阶段一般是指案件已经侦查完毕移交到检察院起诉机关,直到检察院起诉到法院为止。在这个阶段,犯罪嫌疑人家属等案外人员仍然只能通过律师才能见到犯罪嫌疑人。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的作用包括:
1. 会见犯罪嫌疑人,为其提供侦查阶段的帮助,如取保候审等。
2. 从检察院审查机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案情,包括阅读或复印涉案的鉴定技术材料、起诉意见书等。
3. 向检察机关提出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和此罪与彼罪的辩护意见,可能导致案件被发回补充侦查或不予起诉。
4. 与审查起诉人员交流对案情的看法,了解公诉人的指控思路,为成功辩护做更充分的准备。
审判阶段指法院自受理公诉人的起诉书到一审、二审的判决生效之日止。律师在审判阶段发挥的作用最为重要,具体表现如下:
在一审阶段:
1. 会见犯罪嫌疑人,了解罪轻或无罪的证据线索,为被告人收集有利证据。
2. 会见主审法官,调阅、复制指控被告人有罪的案卷材料。
3. 会见被告人,与其交换意见,教授审理程序及庭审时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交叉询问的演练。
4. 认真研究案情,充分准备开庭辩护,聘请专家提供意见支持辩护观点。
5. 尽最大努力争取法官对辩护观点的认同,以合法的方式影响法官的观点。
6. 准备辩护词,以书面形式说服法官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判决。
7. 领取一审判决书后,会见被告人,告知判决书对被告人的利弊,提出合理建议。
8. 若被告人要求上诉,帮助被告人作好上诉准备工作。
在二审阶段,律师继续为被告人提供辩护服务,并就案情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有效的辩护意见。
刑事诉讼庭审的五个阶段,包括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和评议审判等阶段。同时,也介绍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工作技巧,包括联系办案机关及时安排会见犯罪嫌疑人等。文章详细阐述了每个阶段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律师在侦查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死刑复核阶段辩护人的委托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复核死刑案件时,应保障辩护律师的权利,听取其意见。辩护律师可以积极参与复核程序,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和辩护。同时,最高人民检察院也有权提出意见,确保复核过程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我国刑事诉讼中律师与当事人的会见权。在侦查期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权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并与其会见和通信。辩护律师持有相关证件和委托书,看守所应及时安排会见。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和恐怖活动犯罪案件,会见需经侦查机关许可。会见目的是了解案情、提供法律
刑事诉讼中的时间限制相关问题。文章介绍了不同情况下,对于犯罪嫌疑人、被拘留的人、律师以及相关人员的时间限制规定。包括传唤、拘传、拘留通知家属、讯问、逮捕等多个方面的详细时间要求,以及涉及国家秘密案件和重大复杂案件的特别规定。同时,也规定了检察机关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