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
1.2 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应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情况下,应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会计处理:
1.3 根据应付债务的账面余额,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
1.4 根据用于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贷记“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
1.5 根据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应交税费”等科目。
1.6 根据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等科目或借记“营业外支出”等科目。
根据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处理:
1.7 如果非现金资产为存货,应按照销售处理的规定,根据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确认销售商品收入,并结转相应的成本。
1.8 如果非现金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1.9 如果非现金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等投资,其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投资收益。
2.1 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会计处理
根据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情况,债权人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处理:2.2 债权人应按照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
2.3 债权人需要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接受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4 如果债权人已对债权计提减值准备,应先将该差额冲减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不足以冲减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接受债务人用于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时,应按照以下方式进行会计处理:
2.5 根据该项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
2.6 根据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2.7 根据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账款等科目。
2.8 根据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其他费用,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
2.9 根据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
应收账款在设定质押后的处理方式,包括转让问题、清收与使用问题以及管理问题。在转让问题上,应收账款在质押后一般不得转让,出质人如欲转让需经质权人同意。在清收与使用问题上,应收账款的债务人支付的款项应优先用于清偿所担保的债权。在管理问题上,出质人应履行对
个人制造假账的法律处罚。对于情节不严重且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个人将受到《会计法》规定的罚款和行政处分。对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情况,个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如有期徒刑和罚金,具体处罚程度取决于逃税数额和所占应纳税额的比例。文章还强调了伪造会计凭证的法律处罚
债权凭证制度的法律属性不明确的问题,其社会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债权凭证并未改变人们对法院出具“法律白条”的认识,实施中增加了法院工作量,且缺乏明确的执行措施标准和有效监督。尽管设立债权凭证的初衷是保护债权人权益、提高法院执行效率,但实际上并未达到预期
债务重组与重整的区别。债务重组适用于企业法人面临财务困难但可能未破产的情况,重整适用于企业法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况。债务重组是市场化行为,重整具有强制性。债务重组方式包括现金清偿、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转资本和修改债务条件等。此外,会计报表处理也需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