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进行抗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
2. 上诉: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将上诉状交原审人民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注意:上诉可以采用书面方式或口头方式。
1. 全面审查原则: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抗诉范围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
实体性审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2. 上诉不加刑原则: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此限制。
具体运用上诉不加刑原则时,应当执行以下规定:
注意:上诉不能加重刑罚,但可以加重罪名。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开庭审理。但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意见后,如果事实清楚,则可以不开庭审理。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可以选择在案件发生地或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
对于共同犯罪案件,没有提出上诉或抗诉的第一审被告人应当参加法庭调查,并可以参加法庭辩论。
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只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上诉的,第一审刑事部分的判决在上诉期满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应当送监执行的第一审刑事被告人是第二审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在第二审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审结前,可以暂缓送监执行。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和抗诉案件,由3至5名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可以选择在案件发生地或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
1. 维持原判:
2. 改判:
3. 发回重审:
注:二审案件审理时,重点围绕对一审判决、裁定有争议或疑问的问题进行审查。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条件及具体内容。该原则仅适用于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对二审法院有约束力,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包括刑期、刑种、附加刑和刑罚执行方法等。在共同犯罪案件、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罪名不当、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等情况都有具体适用内容
刑事诉讼中检察院提起抗诉的程序和类型。抗诉分为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两种类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程序。抗诉的提出主要基于原裁判存在问题,如认定事实错误、证据不确实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审抗诉与再审抗诉的区别,包括抗诉对象、权限、接受抗诉的审判机关、抗
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书抗诉的流程。抗诉程序包括发现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应退回检察院,被告人无法联系时也要退回,并要求检察院补充证据。同时,《刑事诉讼法》规定了第二审法院应开庭审理的情形。另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二审开庭后一般两个月内会下达判决书,特殊情况可延
民事抗诉是事前还是事后监督的问题。明确地说,民事检察监督主要是事后监督,即对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监督,而不是事前或全程监督。当符合法律规定的抗诉条件时,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同时,文章也提醒委托律师需谨慎,需注意审核律师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