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进行抗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
2. 上诉: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将上诉状交原审人民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注意:上诉可以采用书面方式或口头方式。
1. 全面审查原则: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抗诉范围的限制。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
实体性审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2. 上诉不加刑原则: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此限制。
具体运用上诉不加刑原则时,应当执行以下规定:
注意:上诉不能加重刑罚,但可以加重罪名。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开庭审理。但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意见后,如果事实清楚,则可以不开庭审理。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可以选择在案件发生地或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
对于共同犯罪案件,没有提出上诉或抗诉的第一审被告人应当参加法庭调查,并可以参加法庭辩论。
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只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上诉的,第一审刑事部分的判决在上诉期满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应当送监执行的第一审刑事被告人是第二审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在第二审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审结前,可以暂缓送监执行。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和抗诉案件,由3至5名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可以选择在案件发生地或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
1. 维持原判:
2. 改判:
3. 发回重审:
注:二审案件审理时,重点围绕对一审判决、裁定有争议或疑问的问题进行审查。
刑事判决书的送达对象包括人民检察院、当事人及其相关代理人、近亲属等,还涉及送达传票等诉讼文件的相关规定。刑事判决书是法院对刑事案件判决的书面决定,分为第一审和第二审。被告人对第一审判决不服可上诉,第二审判决为终审。送达期限有明确法律规定,必须在规定时
刑事案件二审中的庭审和书面审理两种审理方式的区别。庭审需要当事人亲自出席法庭进行口头陈述和辩论,而书面审理则基于书面材料做出判决或裁定。书面审理适用于事实清楚的上诉案件,而部分案件如事实不清、检察院抗诉或涉及死刑案件必须开庭审理。法院会根据具体案件情
上诉不加刑原则在保障被告人辩护权、维护上诉制度、促使一审法院和检察院提高工作质量方面的意义。该原则能消除被告人担心加重处罚的顾虑,保障其依法上诉和充分行使辩护权,同时有助于发挥上诉制度的作用,保证两审制的贯彻执行,促使法院和检察院提高工作质量和法律监
刑事案件上诉费用的计算方法。在刑事案件中,无需支付诉讼费用,但需要支付律师代理费。律师费用根据各地经济水平和律师协会规定有所不同,可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计时收费或风险代理收费。常规收费包括一审、二审和执行程序收费,而包干收费则是一次性处理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