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网站的机构设置,"死刑复核检察厅"已成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内设机构之一。该厅成立于2012年下半年,旨在贯彻新刑事诉讼法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规定,为我国死刑制度改革提供可靠的机制保障。
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收回了长达27年的死刑复核权。经过几年的实践,死刑复核工作已进入规范运行、稳步发展的阶段。我国作为保留死刑的国家,对死刑适用实体和程序都进行了严格限制。死刑复核程序作为控制死刑的最后一道防线,体现了我国慎用、少用死刑的思想,由最高法统一行使,对减少死刑案件误判、错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学界认为,我国死刑复核程序仍不完善。刑事诉讼法对死刑复核程序的规定较为概括,一些操作性措施由最高法自行制定和实施,封闭性较高。要完善死刑复核程序,不仅需要法院的参与,还需要检察机关、辩护律师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共同配合。
最高检成立死刑复核检察厅,是为了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该厅拥有对死刑复核程序进行监督并提出意见的权利。与其他业务部门机构处在同等位置,死刑复核检察厅可以名正言顺地对死刑复核实施监督,为监督提供可靠的机制保障。
根据新刑诉法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在死刑复核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死刑复核检察厅内设4个处级机构,承担着对最高人民法院复核的死刑案件提出意见、对复核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对省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死刑二审案件进行指导等职能。
为了进一步落实检察机关在死刑复核程序中的角色,最高检将与最高法沟通协商,确定死刑复核法律监督的范围和方式。同时,将修改和完善《办理死刑复核监督案件工作规程》,建立健全死刑复核检察工作和死刑二审案件办理工作的衔接机制,加强对死刑复核结果的分析研究,推动死刑适用标准的统一规范。
最高检还将加大办理死刑复核法律监督案件的工作力度,通过加强对省级检察院提请监督案件和最高法听取意见案件的办理工作,确保办案质量和效率。通过对死刑复核结果的分析研究和收集典型案例,梳理出法律、政策、证据适用标准,防范高风险案件的发生。
最高检还将对死刑复核法律监督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为进一步加强死刑复核法律监督提供理论支撑。
最高人民法院重新收回死刑复核权的背景和原因。历史上,死刑复核权曾下放给地方,随着国家法制的发展和完善,最高法院重新收回这一权力。这一变革提升了刑事审判的统一性和公正性,对国家法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死刑复核权回归最高法院的意义和必要性,回收死刑复核权对于保障人权和提高刑事司法质量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仅仅回收权力并不足以保障死刑的正确适用,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宪政水平的提高、立法的完善等。文章还探讨了如何完善死刑复核程序,强调落实复核人员的工作责任
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义及其特点,强调其在保障死刑案件质量和防止无法弥补的错误中的重要性。该程序仅适用于被判处死刑的案件,具有适用对象的单一特定性、适用时间的特殊性和适用方式的特殊性。设立死刑复核程序正是基于死刑的极端严厉且不可逆转的后果,以确保司法公正并
死刑复核程序的必要性和特点。该程序是为了确保判决的准确性并遵守少杀、慎杀的原则。只有死刑案件才需要经过复核程序,该程序包括复核死刑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的案件。其特点包括审理对象特定、是死刑案件的终审程序、所处的诉讼阶段特殊等。启动程序具有自动性,报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