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死刑复核程序 > 死刑复核程序应明确审理期限

死刑复核程序应明确审理期限

时间:2025-01-07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1410
死刑复核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审核准所遵循的特别审判程序,是在人民法院内部实行的一种对死刑案件的特别监督程序。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对侦查、起诉、审判等程序均规定了诉讼期限,但惟独对死刑复核程序的期限没有作出规定。笔者认为,对死刑复核期限不做任何规定是不合适的,它已给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带来了诸多弊端。

死刑复核程序对司法系统的影响及其改进

1. 羁押问题与管理困难

死刑复核程序的延迟导致大量死刑复核案件无法及时结案,使被告人超期羁押,给羁押场所带来紧张局势,给管理工作带来困难。这一问题在全国各级看守所普遍存在。由于死刑犯的主观恶性深,社会危害大,改造困难,加之长期羁押和数量众多,给看守所的日常管理工作增加了沉重压力。为维护正常的监管秩序,看守所不得不投入大量警力、物力和财力,对死刑犯进行重点防范和改造。

2. 死刑判决的不确定性

死刑复核程序的长期延迟导致死刑判决处于不确定状态。一方面,无法发挥死刑的震慑威力,另一方面,不应当判处死刑的被告人无法及时改判。适用死刑的目的是对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给予严惩,对其他犯罪分子形成震慑。然而,由于部分死刑复核案件拖延,使得某些罪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监所关押的时间过长,给监管秩序带来负面影响,也使一些犯罪嫌疑人以其为榜样,抗拒侦查、审讯,力求减轻和逃避处罚。同时,长期处于绝望的精神状态的被告人在关押期间情绪易波动,容易发生事故。

3. 对法律的严肃性和统一性的破坏

死刑复核程序未规定审理期限破坏了对法律的严肃性和统一性。作为刑事诉讼的重要程序之一,死刑复核程序与其他诉讼程序共同构成了刑事诉讼的有机整体。在其他诉讼程序都有审理期限规范的情况下,死刑复核程序的缺乏审理期限限制使得复核程序成为一个未知数,破坏了刑事诉讼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同时,享有死刑复核权者难以履行职责,监督死刑复核权的行使,死刑复核程序与其他诉讼程序之间缺乏紧密衔接,对刑事诉讼的严肃性产生不利影响。

4. 规范死刑复核程序的审理期限的合理性

规范死刑复核程序的审理期限具有合理性。刑事诉讼的价值理念不仅包括公正,还包括效率。在刑事诉讼中,公正应当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但效率也是重要的。特别是在死刑复核程序中,由于涉及到人命,人死不能复生,我们更应该强调公正的重要性。然而,公正并不是唯一的价值,不考虑效率的公正也是不完善的,正如那句法谚所说:“迟到的正义是非正义”。公正的优先地位也不是绝对的,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效率,不得不适当牺牲公正的价值。例如,对于确实应当判处死刑但在法定期限内无足够证据证明其犯罪事实的被告人,应当宣告其无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提起死刑复核程序的基本条件

    死刑复核程序的基本条件和概述。该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案件进行复查核准的特殊审判程序。完善死刑复核程序的必要性在于诉讼规律的要求,包括非开庭和开庭审理两种方式。非开庭方式适用于一审未上诉或上诉仅涉及法律适用和程序问题的案件;而开庭方式则适用于事实认

  • 死刑复核权回归最高法院的意义和必要性

    死刑复核权回归最高法院的意义和必要性,回收死刑复核权对于保障人权和提高刑事司法质量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仅仅回收权力并不足以保障死刑的正确适用,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宪政水平的提高、立法的完善等。文章还探讨了如何完善死刑复核程序,强调落实复核人员的工作责任

  • 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和问题

    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和问题。该程序采用秘密审核方式,不开庭审理,导致复核过程以秘密阅卷为主,控辩双方无法充分参与。此外,死刑复核程序由人民法院单方控制,被告人无法与司法权展开理性对话。程序存在的问题包括司法主动性导致失去中立性,以及与二审程序合并导致的

  • 死刑复核程序的必要性和特点

    死刑复核程序的必要性和特点。该程序是为了确保判决的准确性并遵守少杀、慎杀的原则。只有死刑案件才需要经过复核程序,该程序包括复核死刑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的案件。其特点包括审理对象特定、是死刑案件的终审程序、所处的诉讼阶段特殊等。启动程序具有自动性,报请复

  • 判处死刑的案件如何确定核准法院
  • 死刑复核与核准的区别
  • 法律对死刑复核报告的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