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死刑复核程序 > 死刑复核程序里应设立听证环节

死刑复核程序里应设立听证环节

时间:2024-11-06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1433
就在最高人民法院要收回死刑复核权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之后,死刑复核程序如何完善又成为不少法律界人士关注的焦点。有人担心,如果死刑复核程序不能真正细化完善,增加公开透明的程度,就有可能成为司法腐败的温床,甚至培养出一批“黑律师”来。记者26日获悉,有关专家已经对现有的《刑事诉讼法》提出修订意见,希望在死刑

复核程序中的听证环节的设立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专家薛*麟教授认为,死刑复核的目的在于慎杀、少杀,防止错杀,能够在诉讼中增加一个程序,从而提供一个额外的机会来发现错误。然而,下放死刑核准权也存在一些弊端。不同地方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标准可能存在差异,这容易导致在一个省不判死刑的人,在另一个省可能会被判死刑。同时,最高人民法院仍对危害国家安全、经济犯罪等类型的罪行有死刑核准权,这导致这些犯罪与杀人、强奸等犯罪之间存在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可能会损害国家的法制统一。此外,由于死刑案件归属中级人民法院一审,高级人民法院是死刑案件的二审法院,而高级法院对部分案件同时享有死刑核准权。同一个法院不可能对同一个案件作出两个不同的决定。因此,死刑复核程序的实际效果可能不如人们期望的那样。

律师不能参与死刑复核程序

曾为刘*庆税案作辩护的著名刑辩律师张*松告诉记者,由于刑事诉讼法对死刑复核程序的规定过于笼统简单,没有具体的规定,律师目前没有法律依据参与死刑复核程序。实际办案时,律师也无法通过正式途径了解死刑核准的具体操作。因此,一些律师就利用这个空子,四处宣扬自己能够打通关系,承揽“替人保命”的业务。一些诈骗案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今后的死刑核准程序不增加具体细化的内容,不对具体流程、参与人员等进行规定,可能会为暗箱操作提供便利,培养出一批“黑律师”,甚至为司法腐败提供温床。

应增加听证程序的死刑复核

中国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刑事诉讼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均是一位刑事诉讼法专家和刑事辩护律师。他告诉记者,他以前曾为死刑犯辩护过。在死刑复核程序中,律师无法参与其中。法官只是对案卷材料进行书面审查。由于复核死刑的法官与二审法官是同一个法院的同事,受同一个审判委员会的领导,死刑复核往往只是形式上的程序。然而,对于那些面临死刑的犯人来说,这意味着少了一道保障生命的关卡。周*均特别提到了媒体最近报道的“强奸犯伏法十年后真凶落网”一案。如果现在的嫌疑人真的是真凶,那么十年前就是错误的判决。如果死刑核准程序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这样的冤案将会大大减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控制死刑的学术主张和立法建议

    控制死刑的学术主张和立法建议。随着废除死刑成为趋势,我国仍有较多的死刑司法现实,学者们开始反思并提出控制死刑的建议。虽然立法扩张增加了死刑适用条文和罪名数量,但司法方式限制死刑的适用成为新的希望。此外,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以集中控制死刑数量

  • 2007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重新收回死刑复核权

    最高人民法院重新收回死刑复核权的背景和原因。历史上,死刑复核权曾下放给地方,随着国家法制的发展和完善,最高法院重新收回这一权力。这一变革提升了刑事审判的统一性和公正性,对国家法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一、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义

    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义及其特点,强调其在保障死刑案件质量和防止无法弥补的错误中的重要性。该程序仅适用于被判处死刑的案件,具有适用对象的单一特定性、适用时间的特殊性和适用方式的特殊性。设立死刑复核程序正是基于死刑的极端严厉且不可逆转的后果,以确保司法公正并

  • 死刑复核法律监督的依据和职能定位

    检察机关在死刑复核程序中的法律监督依据和职能定位。其法理依据包括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符合国家政策和“审检分立”的精神等。此外,检察机关对死刑复核进行法律监督并不损害“审判独立”的原则,反而有利于维护法治理念和公平正义。关于职能定位,目前仍存在争议,主要

  • 死刑辩护阅卷的程序及范围
  • 死刑复核程序的程序设计和实践运作
  • 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位和定性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